晋政办通〔2023〕15号关于印发《昆明市晋宁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昆明市晋宁区
2023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目录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以人为本, 以预防滑坡、泥 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 的方针,遵循“ 统 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的原则和“ 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 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相结合” 的原则。避免或最大限 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云南省地质环境保 护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云 南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等相关条令,结合晋宁区地质灾害现场核实排查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防治方案。
对晋宁区内各灾害点的现场排查,由昆明市晋宁区自然资源 局组织,在乡镇(街道)、自然资源所相关负责人,各地质灾害 隐患点监测员配合下,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 0 六队技术人员对全 区 76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 2023 年度汛前排查,其中包括滑坡70 个、泥石流沟 1 条、崩塌 4 个、地面塌陷 1 个。
昆明市地处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省会所在地,也是全省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景观荟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
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
晋宁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被誉为“ 世界四大磷都” 之一, 属中国“ 三阳磷矿 ” 之首。 地处东经 102° 12′ ~ 102°52′ , 北纬 24°23′ ~24°48。晋宁区坐落在滇池南岸,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坝, 距昆明市南 40 公里,为新昆明的南城和西城,是昆明大都市核 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宁区辖 3 个街道(昆阳街道、宝峰街道、 晋城街道),3 个镇( 二街镇、上蒜镇、六街镇),2 个彝族乡 (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137 个村(居) 民委员会和 544个自然村,总面积 1336.37 平方公里。
晋宁区域呈北东部较大、南西较小,北东走向较长的不规则 形状。晋宁区属滇中高原浅切割的中山地带及断陷湖盆区,最高 点为东南部的大梁子,海拔 2648 米,最低点为夕阳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处,海拔 1340 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为 1887 米。
晋宁区属低纬度高原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 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春冬有时干旱,稍有低温,夏秋 潮湿,无高温酷热现象。晋宁区可分为 3 大水系,分属 4 个流域, 北东区属金沙江水系滇池流域,北西区属金沙江水系螳螂江流 域,南西区属元江水系绿汁江流域,南部则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
三、地质灾害现状、发展趋势预测
( 一)地质灾害现状
晋宁区现有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 四类。通过2023年初汛前排查最终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为76个, 其中包括滑坡70个、泥石流沟1条、崩塌4个、地面沉降1个,详见表1。
从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看,晋宁区地质灾害点分布遍及全 区 8 个乡镇(街道),数量最多的是晋城街道,达 28 处, 占总 数的 36.84% ,其次是夕阳彝族乡、昆阳街道、六街镇、上蒜镇、 双河彝族乡、二街镇、宝峰街道。全区地质灾害点发育密度为 6.58 处/100 平方公里,密度最大的为晋城街道,达 12.33 处/100 平方公里,其次为夕阳彝族乡、昆阳街道、六街镇、上蒜镇、双河彝族乡、二街镇、宝峰街道。
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看,泥石流灾害全部发生在雨季,滑坡
灾害的发生时间也大多集中雨季(5 ~ 10月)。
从灾害类型的分布看,主要以滑坡为主,少量为崩塌、泥石
流、地面塌陷。
从各乡镇(街道)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看,全区8个乡镇(街 道)均有地质灾害分布,其中晋城街道最发育,其次是夕阳彝族乡,其余乡镇(街道)有少量分布。
表1 晋宁区地质灾害点按乡(镇)情况统计表
乡镇(街道) | 滑坡 | 泥石流 | 崩塌 | 地面塌陷 | 合计 | 灾害点密度 / 100km2 |
二街镇 | 3 | 3 | 0.66 | |||
晋城街道 | 25 | 1 | 2 | 28 | 12.33 | |
昆阳街道 | 8 | 2 | 10 | 3.93 | ||
六街镇 | 10 | 10 | 2.63 | |||
上蒜镇 | 4 | 4 | 9.18 | |||
宝峰街道 | 2 | 2 | 8.98 | |||
双河彝族乡 | 2 | 1 | 3 | 10.34 | ||
夕阳彝族乡 | 16 | 16 | 1.84 | |||
合 计 | 70 | 1 | 4 | 1 | 76 | 6.58 |
区内地质灾害灾情轻重不均,各乡镇(街道)地质灾害灾情, 以晋城街道及夕阳彝族乡灾情较重,其余乡镇(街道)灾情一般。 据统计,历年来地质灾害已经造成的危害有 53 处,导致 9 人死 亡,毁坏房屋 1586 间、公路 700 米、农田 860 亩、输电线路 150 米、水渠若干千米, 已造成财产损失 2350 万元,潜在威胁 1120
( 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1.地质灾害隐患以潜在滑坡为主,少量为崩塌、泥石流和地 面塌陷,总体上,通过多年来的治理,灾点数量上有逐年递减的 趋势,但随着历年来极端天气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新增加地质灾害险情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2.从地质灾害激发因素看,降雨活动的时空变化,仍然是影 响地质灾害发生范围和频度的主控因素;人类工程活动中不合理的边坡开挖及废弃土任意堆放、陡坡垦殖,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
3.受自然条件限制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东部人类活动聚集
区及西南山区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及规模仍有增大的可能。
4.另外矿山采矿活动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矿 山的开挖放坡和弃土的不合理堆放等,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因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也将是今年晋宁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之 一。基于对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灾害相关影响因素 的综合分析,预测全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仍保持加重态势。但 由于地质灾害激发因素变化的随机性,在预测期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可能会有较大波动。
随着晋宁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强度逐步增强和 范围逐步扩大,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加剧了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为切实做好晋宁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 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 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 —2020年)》,结合《晋宁区“ 十四五” 规划纲要》、《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昆明市晋宁区地质灾害防治“ 十四五” 规划(2021 —2025年)》及晋宁区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编制局内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 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区政府与主管部门在工作部署中必须突出重 点,统筹规划,量力而行。根据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危害特点, 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优先安 排重大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兼顾,基础工作与应 急性处置兼顾,社会措施与技术措施兼顾。在防治灾害种类上, 以滑坡、不稳定斜坡为重点;在防治区域上,以地质灾害中易发 区为重点;在保护对象上, 以保护城镇、村庄、重要工程设施、 主要交通干线为重点,有效地遏止地质环境恶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
(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地质灾害防治的复杂性决定了 地质灾害防治应采取预测预报为主,灾前避让为主,主动预防和 必要的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才能使地质灾害的防与治协调统
一,取得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 三)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防治投 入力度。按照谁诱发、谁治理,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保证治
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 一)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根据晋宁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危害程度,结合地理和地质 环境特征,将晋宁区划分为高( Ⅰ) 、中(Ⅱ) 、低(Ⅲ) 3 个 易发大区(图 1)。其中高易发区面积 355.24 平方公里,共发育 地质灾害点 61 处, 占总数的 80.26%,包括滑坡 57 处、崩塌 3 处、泥石流 1 条; 中易发区面积 320.85 平方公里 ,发育地质灾 害点 13 处, 占总数的 17.11%,包括滑坡 12 处,崩塌 1 处;低 易发区面积 566.03 平方公里 ,发育地质灾害点 2 处, 占总数的
2.63% ,包括滑坡、地面塌陷各 1 处。
图1 晋宁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
表2 晋宁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特征一览表
区划 | 代号 | 面积 | 占全区总 面积(%) | 分布位置 | 地质环境 | 诱发因素 | 灾害特征 |
(km2 ) | |||||||
高易 发区 |
Ⅰ1 |
84.02 |
6.76 |
夕阳彝族乡西部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15° ~ 35° , 相对高差多在 480 ~ 850m , 出露地层岩石 J1f 和 J2z ,该区岩体稳固程度中等,小型结构面发育,岩石组合复杂, 抗风化、剥蚀能力弱;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流失 轻~ 中度,生态环境较差。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16 处,均为滑坡, 险情等级中型 4 个、小型 12;地质灾害威胁对象 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人口 1533 人,威胁 财产 2155 万元。 |
Ⅰ2 |
74.94 |
6.03 |
昆阳北至小普家 村一带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20° ~ 65° , 相对高差多在 300 ~ 800m , 断裂褶皱较发育, 出露地层岩石 J1f、J2z 、T3y 、P1q+m 、P1d 、D2h 和 Q 等,岩体风化 破碎较强烈,结构面发育,人类垦殖-采矿活动强度极高,水土流失轻- 中度,生态环境差。该 区岩体较破碎,稳固程度中等,小型结构面较发育,岩石抗风化、剥蚀能力弱;现状地质灾 害发育、活动频繁,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轻度流失,生态环境较差,未来地质灾害 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11 处,其中滑坡点 9 处,崩塌 2 处,险情等级中型 1 个、小型 10 个; 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 人口 504 人,威胁财产 1300 万元。 | |
Ⅰ3 |
196.28 |
15.80 |
主要分布在晋城 街道大河及其支 流流域、化乐至 关岭、六街、老 君山一带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25° ~ 65° , 相对高差多在 300 ~ 400m , 断裂褶皱较发育, 出露地层以 Pt2hs 和 Q 为主,岩体风化破碎较强烈,结构面发育, 人类采矿-垦殖活动强度极高,水土流失中-重度,生态环境差。该区岩体较破碎,稳固程度中 等,小型结构面密集发育,岩石组合复杂,抗风化、剥蚀能力弱;现状矿山开采、工业园区 建设等人类活动频繁,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流失轻- 中度,生态环境差,未来地质灾 害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37 处,其中滑坡点 36 处,泥石流 1 处,险情等级中型 4 个、小型 33; 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 人口 1505 人,威胁财产 2415.5 万元。 | |
中易 发区 |
Ⅱ1 |
77.79 |
6.26 | 主要位于夕阳彝 族乡东部的大绿 溪、 白龙山、打 黑新村、白马龙、 打黑村以及双河 彝族乡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20° ~ 70° , 相对高差多在 200 ~ 400m , 断裂褶皱较发育, 出露地层岩石 Pt2m 、Pt2d 、Pt2da 、Zac 和 Q 等。该区岩体稳固程度 中等,断裂发育,岩石组合复杂、破碎,抗风化、剥蚀能力中等;现状地质灾害总体较弱,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轻度流失,生态环境较差,未来地质灾害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3 处,全为滑坡灾 害点,,险情等级小型 3 个;地质灾害威胁对象 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人口 38 人,威胁财 产 320 万元。 |
Ⅱ2 |
27.49 |
2.21 |
二街镇中部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25° ~ 55° , 相对高差多在 200 ~ 400m , 断裂褶皱较发育,出露地层岩石 Zbdn 、 ∈1m 、D2h 和 Q ,岩体风化破碎较强烈,结构 面发育,人类采矿-垦殖活动强度极高,水土流失中-重度,生态环境差。 该区岩体较破碎,稳固程度中等,岩石组合复杂,小型结构面发育,抗风化、剥蚀能力弱; 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轻度流失,生态环境较差, 未来地质灾害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3 处,全为滑坡灾 害点,,险情等级中型 1 个、小型 2 个;地质灾 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人口 271 人,威胁财产 1210 万元。 | |
Ⅱ3 |
5.36 |
0.43 |
晋城街道与滇池 接壤部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15° ~ 55° , 相对高差多在 100 ~ 300m , 断裂褶皱较发育, 出露第四系(Q)坡残积、冲洪积松散岩组, 中泥盆统(D2)、下 二叠系(P1)、上三叠统(T3y)较硬岩组,震旦系(Zbd)坚硬岩组;人类活动以建筑开挖 为主导,强度高。该区地处滇池湖畔,岩体稳固程度中等,小型结构面、节理裂隙发育,岩 石组合复杂,抗风化、剥蚀能力弱;现状地质灾害强度中等,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 流失轻-强度,生态环境差,未来地质灾害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4 处,全为滑坡灾 害点,,险情等级大型 1 个、 中型 2 个、小型 1 个;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 威胁人口 951 人,威胁财产 1475 万元。 |
— 8 —
区划 | 代号 | 面积 | 占全区总 面积(%) | 分布位置 | 地质环境 | 诱发因素 | 灾害特征 |
(km2 ) | |||||||
Ⅱ4 |
32.22 |
2.59 |
晋城街道北东端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15° ~ 65° , 相对高差多在 100 ~ 400m , 构造较发育,出露地层岩石主要有 P1q+m 、D2-3 、C1d 、P2β和 Qal 等,岩体风化破碎较 强烈,结构面发育,人类垦殖活动强度较高,水土流失轻- 中度,生态环境较差,未来地质灾 害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2 处,全为滑坡灾 害点,,险情等级小型 2 个;地质灾害威胁对象 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人口 133 人,威胁 财产 152 万元。 | |
Ⅱ5 |
177.99 |
14.33 |
宝兴村至酸水塘 村一带呈南北向 展布 | 发育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地貌,河谷两岸山坡较陡,地形坡度 15° ~ 50° , 相对高差多在 100 ~ 300m , 断裂褶皱较发育。主要分布第四系(Qal)坡残积、冲洪积松散岩组,二叠系(P1)、 中泥盆统(D2)、震旦系(Zbd)坚硬岩组;人类活动以垦殖-采矿-公路开挖为主导,强度高。 该区岩体稳固程度中等,小型结构面、节理裂隙、岩溶较发育,岩石组合复杂,抗风化、剥 蚀能力中等;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强烈。水土流失轻- 中度, 生态环境差,未来地质灾害有加剧活动趋势。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3 处,滑坡灾害点 3 处,险情等级为小型 3 个;地质灾害威胁对象 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人口 165 人,威胁 财产 230 万元。 | |
低易 发区 |
Ⅲ1 |
440.10 |
35.43 |
主要涉及双河彝 族乡、二街镇、 昆阳街道和晋城 街道的西部 | 发育冲湖积平原、冲洪积盆地地貌,地形坡度 8° ~ 15° , 局部河谷两岸为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 地貌,地形坡度 15° ~ 35° , 相对高差小于 400m,多在 100 ~ 200m 之间,构造较发育,主要 分布第四系(Qal)坡残积松散岩组,中泥盆系(D2)、二叠系(Pt2hs、P1q+m )、震旦系(Zbd+dn ) 坚硬岩组;人类活动以垦殖-公路开挖及房屋建筑为主导,强度中等。该区岩体稳固程度较高, 小型结构面、节理裂隙、岩溶较发育,岩石抗风化、剥蚀能力强,现状地质灾害总体较弱, 但地面流水、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强烈,水土流失轻度,一旦水土流失,生态将急剧恶化,未 来需要加强水土保持方面的封山育林、工程治理工作。 |
1. 降雨是引发滑坡最主要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 |
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2 处,其中滑坡灾 害点 1 处、地面塌陷 1 处,险情等级为小型 2 个; 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居民点、公路等;威胁 人口 40 人,威胁财产 174 万元。 |
Ⅲ2 | 125.93 | 10. 14 | 位于滇池南东新 街一带 |
/ | / | / |
贯彻云南省“ 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 以预测预报为主、 以 灾前避让为主” 的“ 三为主”方针和“ 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 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 的 “ 四结合” 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为 目标;实施好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村寨、学校、集镇及居民点 等的搬迁避让和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具体原则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
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实施的原则;
3.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稳步推进的原则;
4.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5.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6.群测群防、专群结合、专家指导的原则。
依据地质风险性分区结果,充分考虑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 划,结合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因素进行综 合分析,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人口 分布密度、人类活动场所、人类活动强度及城乡建设规划等进行 防治分区。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将晋宁区地质灾害风险 性评价高风险区与部分中风险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其余中等风
险区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低风险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
重点 防治区面积约 243.93 平方公里,占晋宁区面积的
19.64%,灾害点数量共计 53 处,分布在 3 个区域。 灾种以滑坡
为主,防治措施以工程治理、监测预警为主。
次重点防治区面积约 101.94 平方公里, 占晋宁区面积的 8.21% ,灾害点数量共计 15 处,分布在 3 个区域。灾种以滑坡和
崩塌为主,防治措施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为主。
一般 防治区面积约 896.23 平方公里, 占 晋宁区面积的 72.15%,为晋宁区除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盆地区和 低缓丘陵区,灾害点数量共计 8 处,分布在 1 个区域。灾种以滑坡为主,防治措施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为主。
图 2 晋宁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
( 一)集镇和村庄。全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灾 点80%以上分布在山区农村或城镇边缘,主要威胁民房、乡镇政 府和村委会公共设施的安全。分布于城区的地质灾害点较少,但
其危害性和危险性极大,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
( 二 )交通干线。晋宁区公路四通八达,有过境国道1条, 省道2条,县道5条,乡村道路84条,专用公路17条,通车里程651.1 公里,上述公路多建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发育区,再加之防护设 施差,造成沿线大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废渣(土) 的乱堆乱放现象普遍,也为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是今后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公路、铁 路沿线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可能掩埋、冲毁桥涵、 隧洞、路基、路面,致使交通中断。同时近年来开工新建道路周
边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段。
( 三)矿山。晋宁区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区 内主要有磷矿、铁、铝土矿、铅、锌等,其他还有石英岩、石英 砂岩等。晋宁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经过逐年实施关停 后,目前全区在册登记矿山共有24个,其中:在有效期内的7个, 过期停采17个。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地方经济得到了 快速发展。但上述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只有少数矿山基本做到规范 开采,矿石、废渣统一堆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废渣堆场在
雨季同样会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部分矿山在开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露天开采、地表乱堆滥放,严重污染、破坏 生态环境,呈现旱季尘土飞扬、雨季泥水四串的景象。这些成为今后发生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的重大隐患区。
( 四)其它。晋宁区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在局部浅埋岩 溶区可能产生地面塌陷,属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可能形成小规模 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应针对具体问题加强 勘察、合理用地规划、有针对性地采取设计和工程措施,可有效
降低这类灾害的风险。
晋宁区主汛期为6 ~ 8月,考虑到地质灾害的滞后效应,确定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 ~ 10月。除上述重点防范期外,凡连续5 日合计降雨量超过150毫米、 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或连续干旱后
突降暴雨的时段,也应按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对待。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 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 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为根本遵循, 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以保障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 聚焦“ 隐患在哪里 ”“ 结构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 等关键问题,在系统总结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研判地质灾害发展发生趋势、确定年度防治重点工作基础上,切实采取如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①加强领导,提前部署。
针对汛前排查后辖区内现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预 警单位和责任人,根据需要调整、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特别是本年度核查新增隐患点,应及时纳入监测预警体系。
②加强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 监督管理工作,牢固把握“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的工作原则,全 面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工程 建设单位的防灾主体责任,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谁引发、谁治理” 、“谁造成、 谁担责” 、“管行业就要管地灾” 的原则,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扛 起责任,将责任、任务细化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具体点位, 确保隐患险情的排查、巡查、核查、监测和治理等工作措施逐一落实到位,切实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安全风险隐患。
要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矿山、渣(排)土堆放场地、尾矿 库等存在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隐患企业的主体责任,督促其落 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大因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 强度。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相关企业要强化监测预警和工程治
理。特别是二街片区的矿山企业要高度重视尾矿、废渣、弃土堆放点的安全,防止暴雨引发松散矿渣、建筑弃渣产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③依法落实防治主体责任。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业主和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引发和遭受地 质灾害威胁的,要依法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义务,落实配套地 质灾害治理工程“ 三同时” 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地质灾害防 治要求贯穿工程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依法落实业主和建设单位的 防灾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 和监督责任。在建和营运公路、铁路沿线,既要严防工程建设本 身诱发地质灾害,也要严防工程遭受地质灾害,行业主管部门要 组织指导和督促建设单位和业主单位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主体 责任,按照“ 三同时” 要求落实与主体工程配套的地质灾害防治措 施,对尚未落实防治措施或防治措施不到位的项目,要督促限期 整改。搬迁安置区,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制度,组织指导和督促建设单位按照评估报告提出的 防治措施建议逐一落实,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自然资源部门做好搬迁安置点的隐患排 查,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落实好新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与主体责任。矿山开采,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谁诱发、谁治理”、 “边开采、边治理” 原则,组织指导和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相结合,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前化解因矿山开发 诱发地质灾害引起的矿群纠纷,确保矿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旅 游景区、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区域,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健 康等部门要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处 置,坚决封闭存在隐患和受隐患威胁的区域,迅速实施工程治理。 城乡切坡建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 强监督管理,从国土空间规划、宅基地审批、建房设计等方面进 行源头把关,对城镇开发、山区农村建房等进行严格管控,避免 切坡建房;难以避免切坡建房的,要按相关规定开展拟建房屋的 地质安全评估(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责任主体要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保地质安全。
要继续强化宣传、培训工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对地质灾 害群测群防人员和基层管理干部进行培训,未参加过培训的人员 不能参加群测群防工作;培训方式上可以举办培训班,也可进行 灾点现场培训。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要继续广泛宣传地质灾 害防灾、避灾知识,提高受威胁群众的防灾意识和临灾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 一)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针对我区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地质灾害的防治包括预防、
治理、预警三部分,使全区地质灾害得到合理有效地防治,确保
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区 和乡镇(街道)二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按地质灾害险情、灾害等级和防治工程规模进行分级管理,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 人;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防治 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预报系统,加强监测预报;分轻重缓 急,有计划地对危害严重的隐患点采取防治措施;矿产资源的开 发应在“保护中开发” 和“ 开发中保护” 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有效的 政策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加强宣传地 质灾害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地质灾害防治队伍。
( 二)防治分级与分期
防治分级:根据地质灾害点的灾情及险情,将全区地质灾害
点划分为重点防治点和一般防治点。
防治分期:根据晋宁区发展规划、结合《云南省晋宁区地质 灾害防治“ 十四五” 规划(2021—2025)》及《晋宁区地质灾害风
(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为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按照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
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严重受威胁的城镇、集中居民点、矿山、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防治工程。防治工 程应针对具体控制和诱发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方法,分清主次, 对症治理,要强调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重视 科学依据,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项目须进行方案比较和可行性 论证,力争以最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并对 治理工程进行长期观察和维护。对于地质灾害规模较小或危害性 较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可采用诸如 排水、水田改旱地,简单削坡等措施治理,经费由当地政府或受 益方出资。对于规模较大、危险性和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点,经勘查评审认定后,由当地政府和受益单位共同出资进行治 理。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国家、省地质灾害治理专项经费进行治理, 现正开展1个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
作,详情见表3。
表3 2023年底需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点
实施年度 | 乡 镇 (街道) |
灾害点名称 |
险情 | 稳定状态 |
备注 | |
目前状态 | 发展 | |||||
2023 | 昆阳 街道 | 渠东村委会中宝 铁路下滑坡 |
小型 |
稳定性较差 | 2023年完 成施工 | |
2023 | 宝峰 街道 | 酸水塘村委会二 组滑坡 |
小型 |
稳定性较差 | 2023年完 成施工 | |
2023 | 晋城 街道 | 福安村二组山庙 滑坡 |
小型 |
稳定性较差 | 2023年完 成施工 |
2023 | 晋城 街道 |
化乐高坝崩塌 |
小型 |
稳定性较差 | 2023年完 成施工 |
一是已发现的76个地质灾害点(见表4)安排专人负责监测, 二是对今后新发现的灾害点也要安排专人监测。三是提高监测人 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每年主汛期到来之前,对灾害监测人员开 展基础知识培训,制定完善灾害点监测标准,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政府指导抢险救灾提供正确的依据。
在云南省2021年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中晋宁区共 计30个地灾隐患点安装了普适性监测设备(表5),安装普适性 监测设备占地灾隐患点37% 。全区大型、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安装普适性监测设备。
表4 昆明市晋宁区2023年度实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登记表
序号 |
统一编号 | 隐患点位置 | 隐患点坐标 |
隐患 点类 型 | 险情等 级(特 大、大、 中、小) |
诱发因素(工程 活动、自然因 素、灭失矿山) | 威胁对象 | 危险缓 急程度 (急、 缓) | 隐患点 现状 | 防治措施 (工程治 理、搬迁、 监测) | ||||||
县(区) |
乡镇(街道) |
村委会 |
组 |
北纬 |
东经 | 户数 |
人数 | 资产 (万 元) | 是否为 今年新 增 | |||||||
1 | kmjn2011041 | 晋宁区 | 二街镇 | 锁溪村委会 | 关索庙村 | 24º42′58″ | 102º27′52″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54 | 206 | 880 | 缓 | 否 | 搬迁 |
2 | knjn2016001 | 晋宁区 | 二街镇 | 锁溪村委会 | 关山头 | 24º43′34″ | 102º27′53″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11 | 45 | 300 | 缓 | 否 | 监测 |
3 | kmjn2011013 | 晋宁区 | 夕阳乡 | 夕阳村委会 | 夕阳街村小组 | 24°27′ 1.30″ | 102° 17′07.0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0 | 44 | 50 | 缓 | 否 | 监测 |
4 | kmjn2011026 | 晋宁区 | 夕阳乡 | 夕阳村委会 | 丫租村小组 | 24°28′3.34″ | 102° 16′26.54″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0 | 43 | 65 | 缓 | 否 | 监测 |
5 | kmjn2011035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新山村委会 | 法多村小组 | 24°26′0.20″ | 102° 17′23.25″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4 | 59 | 90 | 缓 | 否 | 监测 |
6 | kmjn2011020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新山村委会 | 鸭打甸村小组 | 24°27′7.38″ | 102° 18′02.49″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47 | 192 | 175 | 缓 | 否 | 监测 |
7 | kmjn2011018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新山村委会 | 小山村小组 | 24°27′ 1.99″ | 102° 17′34.90″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2 | 60 | 70 | 缓 | 否 | 监测 |
8 | kmjn2011014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新山村委会 | 大夕阳村小组 | 24°27′4.66″ | 102° 17′30.4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6 | 61 | 75 | 缓 | 否 | 监测 |
9 | kmjn2011028 | 晋宁区 | 夕阳乡 | 田房村委会 | 田房村小组 | 24°26′7.25″ | 102° 15′29.97″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5 | 60 | 75 | 缓 | 否 | 监测 |
10 | kmjn2011029 | 晋宁区 | 夕阳乡 | 田房村委会 | 马安村村小组 | 24°26′2.40″ | 102° 16′08.67″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4 | 56 | 60 | 急 | 否 | 监测 |
11 | kmjn2011030 | 晋宁区 | 夕阳乡 | 田房村委会 | 大摆衣村小组 | 24°26′4.21″ | 102° 16′25.8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5 | 60 | 75 | 缓 | 否 | 监测 |
12 | kmjn2011024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木杵榔村委 会 | 木杵榔村小组 | 24°29′0.54″ | 102° 15′43.56″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77 | 261 | 395 | 缓 | 否 | 监测 |
13 | kmjn2011024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木杵榔村委 会 | 果木村小组 | 24°29′5.32″ | 102° 14′01.76″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8 | 63 | 100 | 缓 | 否 | 监测 |
14 | kmjn2011034 | 晋宁区 | 夕阳乡 | 高粱地村委 会 | 高粱地村小组 | 24°30′7.10″ | 102° 14′01.76″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6 | 66 | 75 | 缓 | 否 | 监测 |
15 | kmjn2011023 | 晋宁区 | 夕阳乡 | 夕阳村委会 | 小绿溪村小组 | 24°28′5.45″ | 102° 17′3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1 | 45 | 60 | 缓 | 否 | 监测 |
16 | kmjn2011031 | 晋宁区 | 夕阳乡 | 夕阳村委会 | 鲁企祖村小组 | 24°28′22″ | 102° 17′22″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2 | 42 | 70 | 缓 | 否 | 监测 |
17 | kmjn2017001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新山村委会 | 旧村村小组 | 24°27′06″ | 102° 17′33″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35 | 140 | 300 | 缓 | 否 | 监测 |
18 | kmjn2011033 | 晋宁区 | 夕阳乡 | 木鲊村委会 | 木鲊村二、四 村小组 | 24°31′ 1.98″ | 102° 14′21.25″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85 | 281 | 42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19 | kmjn2013003 | 晋宁区 | 双河乡 | 双河村委会 | 双河营二组 | 24°33′3.17″ | 102°24′57.11″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4 | 16 | 12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20 | kmjn2011038 | 晋宁区 | 双河乡 | 双河村委会 | 双河营三组 | 24°33′4.34″ | 102°24′36.62″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 | 8 | 80 | 缓 | 否 | 监测 |
21 | kmjn2017004 | 晋宁区 | 双河乡 | 老江河村委 会 | 坡脚村 | 24°30′00″ | 102°20′03″ | 地面 塌陷 | 小 | 自然因素 | 3 | 11 | 120 | 缓 | 否 | 监测 |
22 | kmjn2011053 | 晋宁区 | 六街镇 | 大营村委会 | 三组翠峰山 | 24°32′4.85″ | 102°40′39.35″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8 | 68 | 150 | 缓 | 否 | 监测 |
序号 |
统一编号 | 隐患点位置 | 隐患点坐标 |
隐患 点类 型 | 险情等 级(特 大、大、 中、小) |
诱发因素(工程 活动、自然因 素、灭失矿山) | 威胁对象 | 危险缓 急程度 (急、 缓) | 隐患点 现状 | 防治措施 (工程治 理、搬迁、 监测) | ||||||
县(区) |
乡镇(街道) |
村委会 |
组 |
北纬 |
东经 | 户数 |
人数 | 资产 (万 元) | 是否为 今年新 增 | |||||||
23 | kmjn2017005 | 晋宁区 | 六街镇 | 龙王塘村委 会 | 一组后山 | 24°32′4.02″ | 102°40′ 16.99″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6 | 25 | 100 | 缓 | 否 | 监测 |
24 | kmjn2011057 | 晋宁区 | 六街镇 | 大尖山胡叶 山矿点 | 24°33′5.25″ | 102°43′ 11.31″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0 | 0 | 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
25 | kmjn2011052 | 晋宁区 | 六街镇 | 青菜矿段小 白场阴 | 24°32′0.84″ | 102°44′01.30″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0 | 0 | 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
26 | kmjn2011056 | 晋宁区 | 六街镇 | 三印村委会 | 四组摆衣冲铜 汞山 | 24°33′3.28″ | 102°42′05.61″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2 | 51 | 120 | 缓 | 否 | 监测 |
27 | kmjn2011049 | 晋宁区 | 六街镇 | 王家湾 | 一组小石洞 | 24°34′05″ | 102°43′40″ | 滑坡 | 中 | 工程活动 | 0 | 0 | 50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28 | kmjn2011059 | 晋宁区 | 六街镇 | 磷都矿业六 街分公司 | 偏头山矿段 | 24°33′9.82″ | 102°43′ 15.90″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土地 | 0 | 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29 | kmjn2011051 | 晋宁区 | 六街镇 | 磷都矿业六 街分公司 | 青菜矿段红石 岩 | 24°30′0.35″ | 102°43′33.72″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土 地 | 0 | 0 | 缓 | 否 | 监测 |
30 | kmjn2018005 | 晋宁区 | 六街镇 | 王家湾 | 一组村后 | 24°33′30.8 ″ | 102°43′35.6 ″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6 | 22 | 40 | 缓 | 否 | 监测 |
31 | kmjn2011043 | 晋宁区 | 上蒜镇 | 金砂村 | 24°42′5.39″ | 102°42′21.88″ | 滑坡 | 大 | 自然因素 | 165 | 633 | 1000 | 急 | 否 | 搬迁 | |
32 | kmjn2017003 | 晋宁区 | 上蒜镇 | 观音山红山 坡 | 24°39′20″ | 102°43′0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1 | 39 | 70 | 缓 | 否 | 监测 | |
33 | kmjn2011046 | 晋宁区 | 上蒜镇 | 科地村小组 | 麻里箐 | 102°39′ 12″ | 24°36′46.25″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74 | 240 | 60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34 | kmjn2011062 | 晋宁区 | 晋城镇 | 关岭 | 麻栗园 | 24°30′9.16″ | 102°40′58.13″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46 | 150 | 200 | 急 | 否 | 监测 |
35 | kmjn2011061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 | 大陷塘 | 24°30′0.50″ | 102°47′50.07″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3 | 45 | 52 | 缓 | 否 | 监测 |
36 | kmjn2011063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 | 新房子 | 24°30′43″ | 102°46′33.45″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7 | 49 | 80 | 缓 | 否 | 监测 |
37 | kmjn2013008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 | 赵家坟 | 24°30′53.3 ″ | 102°46′28.8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0 | 40 | 50 | 缓 | 否 | 监测 |
38 | kmjn2018001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 | 菖蒲塘 | 24°30′59.6 ″ | 102°47′46.9 ″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10 | 33 | 40 | 缓 | 否 | 监测 |
39 | kmjn2018002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 | 关坡 | 24°31′30.2 ″ | 102°46′34″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34 | 115 | 200 | 缓 | 否 | 监测 |
40 | kmjn2011068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八家 | 大西坡 | 24°35′58.6 ″ | 102°45′ 12.80″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6 | 26 | 30 | 缓 | 否 | 监测 |
41 | kmjn2011071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八家 | 塘上 | 24°35′29.3 ″ | 102°45′40.06″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5 | 35 | 30 | 缓 | 否 | 监测 |
42 | kmjn2011073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八家 | 小村(1) | 24°35′ 16.2 ″ | 102°45′31.36″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7 | 27 | 30 | 缓 | 否 | 监测 |
43 | kmjn2011074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八家 | 小村(2) | 24°35′ 16.1 ″ | 102°45′32.4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8 | 34 | 32 | 缓 | 否 | 监测 |
44 | kmjn2011075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八家 | 大村 | 24°35′20.0 ″ | 102°45′40.3 ″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6 | 24 | 25 | 缓 | 否 | 监测 |
45 | kmjn2011072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八家 | 四家 | 24°34′41.5 ″ | 102°45′42.54″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3 | 13 | 15 | 缓 | 否 | 监测 |
序号 |
统一编号 | 隐患点位置 | 隐患点坐标 |
隐患 点类 型 | 险情等 级(特 大、大、 中、小) |
诱发因素(工程 活动、自然因 素、灭失矿山) | 威胁对象 | 危险缓 急程度 (急、 缓) | 隐患点 现状 | 防治措施 (工程治 理、搬迁、 监测) | ||||||
县(区) |
乡镇(街道) |
村委会 |
组 |
北纬 |
东经 | 户数 |
人数 | 资产 (万 元) | 是否为 今年新 增 | |||||||
46 | kmjn2011077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盐井 | 24°37′20.5 ″ | 102°46′25.9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8 | 36 | 25 | 缓 | 否 | 监测 | |
47 | kmjn2011078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盐井 | 洗澡塘 | 24°37′ 11.9 ″ | 102°47′26.13″ | 泥石 流 | 小 | 自然因素 | 14 | 34 | 45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监测 |
48 | kmjn2015001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盐井 | 李家营 | 24°36′58.5 ″ | 102°46′51.72″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5 | 18 | 20 | 急 | 否 | 工程治理、 监测 |
49 | kmjn2017006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盐井 | 秧田冲村 | 24°37′ 15″ | 102°47′2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7 | 59 | 68 | 缓 | 否 | 监测 |
50 | kmjn2011066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火石坡 | 茅草房 | 24°32′20.7 ″ | 102°47′07.62″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4 | 14 | 16 | 缓 | 否 | 监测 |
51 | kmjn2011067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火石坡 | 岩子脚 | 24°31′52.8 ″ | 102°47′28.9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3 | 40 | 78 | 缓 | 否 | 监测 |
52 | kmjn2011088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化乐 | 小村 | 24°36′58.8 ″ | 102°45′09.8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 | 6 | 14 | 缓 | 否 | 监测 |
53 | kmjn2011080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化乐 | 高坝 | 24°36′45.7 ″ | 102°45′ 13.80″ | 崩塌 | 小 | 自然因素 | 3 | 16 | 12 | 缓 | 否 | 监测 |
54 | kmjn2011081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化乐 | 中村 | 24°36′36.4 ″ | 102°45′ 18.8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3 | 8 | 8 | 缓 | 否 | 监测 |
55 | kmjn2011082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东门 | 馒头山 | 24°41′38.5 ″ | 102°47′44.31″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 | 7 | 8 | 缓 | 否 | 监测 |
56 | kmjn2011084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福安村 | 24°43′40.0 ″ | 102°42′23.36″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13 | 50 | 52 | 缓 | 否 | 监测 | |
57 | kmjn2011087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福安村 | 二组山庙 | 24°43′40″ | 102°42′33″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7 | 113 | 265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58 | kmjn2011085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石龙 | 二组 | 24°43′ 19.8 ″ | 102°42′ 18.31″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10 | 42 | 40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59 | kmjn2017007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雨孜雾小洞 | 24°42′36″ | 102°49′54″ | 崩塌 | 小 | 自然因素 | 46 | 163 | 170 | 缓 | 否 | 监测 | |
60 | kmjn2011060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小学 | 102°46′22″ | 24°30′30.54″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4 | 83 | 100 | 缓 | 否 | 监测 | |
61 | kmjn2011069 | 晋宁区 | 晋城街道 | 关岭 | 黄家庄 | 102°45′43″ | 24°31′01.50″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1 | 50 | 30 | 缓 | 否 | 监测 |
62 | kmjn2011001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仁义社区 | 月山村 | 24°40′ 11.5 ″ | 102°35′29.56″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33 | 122 | 20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63 | kmjn2011002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郑和路社区 | 月山村 | 24°40′ 11.5 ″ | 102°35′29.56″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30 | 111 | 150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64 | kmjn2011003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礼智社区 | 盖山村 | 24°43′ 18″ | 102°34′46″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8 | 55 | 92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65 | kmjn2011004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月山社区 | 盖山村 | 24°43′22.3 ″ | 102°35′24″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0 | 78 | 210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66 | kmjn2011005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甸心村委会 | 三组老虎山 | 24°42′59.2 ″ | 102°36′24.78″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1 | 65 | 80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67 | kmjn2011010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旧寨村民委 员会 | 爬齿山 | 24°45′25.3 ″ | 102°36′25.47″ | 崩塌 | 小 | 工程活动 | 31 | 84 | 340 | 急 | 否 | 工程治理、 监测 |
68 | kmjn2017008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渠东村委会 | 中宝铁路下 | 24°39′39″ | 102°38′07″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1 | 2 | 8 | 缓 | 否 | 搬迁、监测 |
69 | kmjn2020001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普达村委会 | 东龙沟 | 24°38′29″ | 102°36′21″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185 | 728 | 800 | 缓 | 否 | 监测 |
70 | kmjn2020002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乌龙村委会 一组 | 西龙沟 | 24°38′ 12″ | 102°35′6 ″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10 | 27 | 60 | 缓 | 是 | 工程治理 |
序号 |
统一编号 | 隐患点位置 | 隐患点坐标 |
隐患 点类 型 | 险情等 级(特 大、大、 中、小) |
诱发因素(工程 活动、自然因 素、灭失矿山) | 威胁对象 | 危险缓 急程度 (急、 缓) | 隐患点 现状 | 防治措施 (工程治 理、搬迁、 监测) | ||||||
县(区) |
乡镇(街道) |
村委会 |
组 |
北纬 |
东经 | 户数 |
人数 | 资产 (万 元) | 是否为 今年新 增 | |||||||
71 | kmjn2021000 1 | 晋宁区 | 六街镇 | 王家湾村委 会 | 二组 | 24°33′30.8 ″ | 102°43′35.6 ″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4 | 12 | 120 | 缓 | 否 | 工程治理 |
72 | kmjn2021000 2 | 晋宁区 | 二街镇 | 锁溪村委会 | 二组 | 24°43′ 17.0 ″ | 102°28′ 18.02″ | 滑坡 | 小 | 自然因素 | 2 | 10 | 10 | 缓 | 是 | 监测 |
73 | kmjn2021003 | 晋宁区 | 上蒜镇 | 宝兴村委会 | 小村 | 24°39′23″ | 102°41′31″ | 滑坡 | 中 | 自然因素 | 20 | 67 | 120 | 缓 | 否 | 监测 |
74 | kmjn2019003 | 晋宁区 | 昆阳街道 | 青山村委会 | 六组 | 24°45′00″ | 102°34′30″ | 崩塌 | 小 | 自然因素 | 20 | 69 | 120 | 急 | 进行工 程治理 | 工程治理 |
75 | Kmjn2022001 | 晋宁区 | 宝峰街道 | 酸水塘村委 会 | 二组 | 24°30′57.6 ″ | 102°37′36″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7 | 20 | 30 | 缓 | 否 | 监测 |
76 |
Kmjn2023002 |
晋宁区 |
宝峰街道 | 中和铺村委 会五组莫家 庄 |
五组莫家庄 |
24°35′24.01″ |
102°34′37.26″ |
滑坡 |
小 |
工程活动 |
1 |
40 |
175 |
缓 |
否 |
监测 |
表s 晋宁区普适性监测设备一览表
序号 |
县市区 |
隐患点名称 |
隐患 类型 |
北纬 |
东经 | 威胁 户数 (户 ) | 威胁 人数 (人 ) | 威胁 财产 (万 元) | 雨量计 |
GNS S 基 站 |
GNS S 测 站 | 倾角计 | 网关 | 声光报警器 |
合计 |
1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木杵榔村委会果木 | 滑坡 | 24°28′56.46″ | 102° 14′20.65″ | 18 | 63 | 100 | 1 | 1 | 2 | 0 | 1 | 5 | |
2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夕阳村委会丫租 | 滑坡 | 24°28′56.43″ | 102° 16′53.21″ | 10 | 43 | 65 | 1 | 0 | 2 | 0 | 1 | 4 | |
3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夕阳村委会鲁企组 | 滑坡 | 24°28′24.4 ″ | 102° 17′23.32″ | 12 | 42 | 70 | 1 | 1 | 0 | 1 | 1 | 1 | 5 |
4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夕阳村委会夕阳街 | 滑坡 | 24°27′66.43″ | 102° 17′20.61″ | 10 | 44 | 50 | 1 | 0 | 0 | 1 | 1 | 1 | 4 |
5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田房村委会田房村 | 滑坡 | 24°26′45.48″ | 102° 15′36.73″ | 15 | 60 | 75 | 1 | 1 | 1 | 0 | 1 | 4 | |
6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田房村委会马鞍村 | 滑坡 | 24°26′45.98″ | 102° 16′8.90″ | 14 | 56 | 60 | 1 | 0 | 0 | 1 | 1 | 1 | 4 |
7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田房村委会大摆衣村 | 滑坡 | 24°26′43.69″ | 102° 16′31.20″ | 15 | 60 | 75 | 1 | 0 | 1 | 0 | 1 | 3 | |
8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新山村委会大夕阳组 | 滑坡 | 24°27′20.80″ | 102° 17′36.80″ | 16 | 61 | 75 | 1 | 0 | 2 | 1 | 1 | 1 | 6 |
9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夕阳村委会小绿溪村 | 滑坡 | 24°28′52.41″ | 102° 17′73.20″ | 11 | 45 | 60 | 1 | 0 | 2 | 0 | 1 | 4 | |
10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新山村委会鸭打店 | 滑坡 | 24°26′58.44″ | 102° 18′9.49″ | 34 | 130 | 260 | 1 | 0 | 2 | 0 | 1 | 4 | |
11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新山村委会旧村 | 滑坡 | 24°26′56.43″ | 102° 17′35.34″ | 35 | 140 | 300 | 1 | 0 | 1 | 0 | 1 | 3 | |
12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新山村委会小山村 | 滑坡 | 24°27′2.64″ | 102° 17′43.47″ | 12 | 60 | 70 | 1 | 1 | 2 | 0 | 1 | 5 | |
13 | 晋宁区 | 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新山村委会法多 | 滑坡 | 24°26′ 17.92″ | 102° 17′48.21″ | 14 | 59 | 60 | 1 | 0 | 2 | 0 | 1 | 4 | |
14 | 晋宁区 | 晋宁区六街镇王家湾村一组 | 滑坡 | 24°33′35.84″ | 102°43′41.51″ | 9 | 34 | 110 | 1 | 1 | 1 | 1 | 1 | 1 | 6 |
15 | 晋宁区 | 晋宁区昆阳街道仁义村委会月山村 | 滑坡 | 24°40′ 11.52″ | 102°35′29.56″ | 78 | 257 | 700 | 1 | 1 | 2 | 0 | 1 | 5 | |
16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盐井村委会盐井村 | 滑坡 | 24°37′21.26″ | 102°46′26.01″ | 14 | 54 | 45 | 1 | 1 | 2 | 0 | 1 | 5 | |
17 | 晋宁区 | 晋宁区昆阳街道普达村委会东龙沟组 | 滑坡 | 24°38′ 17.42″ | 102°36′24.86″ | 11 | 46 | 130 | 1 | 1 | 2 | 0 | 1 | 5 | |
18 | 晋宁区 | 晋宁区昆阳街道渠东村委会渠东里组 | 滑坡 | 24°39′48.02″ | 102°38′26.63″ | 10 | 39 | 60 | 1 | 1 | 2 | 0 | 1 | 5 |
— 24 —
序号 |
县市区 |
隐患点名称 |
隐患 类型 |
北纬 |
东经 | 威胁 户数 (户 ) | 威胁 人数 (人 ) | 威胁 财产 (万 元) | 雨量计 |
GNS S 基 站 |
GNS S 测 站 | 倾角计 | 网关 | 声光报警器 |
合计 |
19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关岭村委会大陷塘村 | 滑坡 | 24°30′68.05″ | 102°47′95.31″ | 13 | 45 | 52 | 1 | 0 | 2 | 0 | 1 | 4 | |
20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关岭村委会菖蒲塘村 | 滑坡 | 24°30′96.21″ | 102°47′81.03″ | 34 | 115 | 136 | 1 | 0 | 2 | 0 | 1 | 4 | |
21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关岭村委会新房子村 | 滑坡 | 24°30′29.46″ | 102°46′35.32″ | 17 | 49 | 80 | 1 | 0 | 1 | 1 | 1 | 1 | 5 |
22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关岭村委会麻栗园村 | 滑坡 | 24°30′35. 12″ | 102°47′02.51″ | 46 | 150 | 200 | 1 | 0 | 2 | 0 | 1 | 4 | |
23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关岭村委会关坡村 | 滑坡 | 24°31′24.99″ | 102°46′33.58″ | 15 | 50 | 70 | 1 | 1 | 2 | 0 | 1 | 5 | |
24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火石坡村委会茅草房村 | 滑坡 | 24°32′ 11.28″ | 102°47′ 13.54″ | 13 | 40 | 78 | 1 | 0 | 2 | 0 | 1 | 4 | |
25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八家村委会大西坡村 | 滑坡 | 24°35′77.91″ | 102°45′29.32″ | 12 | 40 | 60 | 1 | 1 | 1 | 0 | 1 | 4 | |
26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八家村委会塘上村 | 滑坡 | 24°35′35.62″ | 102°45′76.21″ | 13 | 49 | 65 | 1 | 0 | 2 | 0 | 1 | 4 | |
27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化乐村委会中村 | 滑坡 | 24°36′24.01″ | 102°45′23.32″ | 8 | 33 | 50 | 1 | 0 | 1 | 0 | 1 | 3 | |
28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化乐村委会高坝村 | 崩塌 | 24°36′45″ | 102°45′ 13″ | 9 | 35 | 55 | 1 | 0 | 0 | 3 | 1 | 1 | 6 |
29 | 晋宁区 | 晋宁晋城街道东门村委会馒头山村 | 滑坡 | 24°41′46.37″ | 102°47′39.69″ | 13 | 52 | 52 | 1 | 1 | 2 | 0 | 1 | 5 | |
30 | 晋宁区 | 晋宁区晋城街道上蒜村委会金砂村 | 滑坡 | 24°42′ 19.16″ | 102°42′30. 11″ | 165 | 633 | 1000 | 1 | 1 | 2 | 0 | 1 | 5 | |
合计 | 696 | 2584 | 4263 | 30 | 13 | 45 | 9 | 7 | 30 | 134 |
— 25
全区所有设备已于2021年4月10日安装完成,连接入网。后 期还要对地灾点监测人员及地质灾害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监测设备使用的业务培训(主要设备安装情况见图3- 图6)。
|
|
图3-盐井村滑坡声光报警器及雨 量计 | 图4-月山村滑坡地表位移(郑和公 园) |
|
|
图5-高坝村崩塌雨量计和声光报 警器共杆,无线网管 | 图6-夕阳小山村滑坡基站 |
区相关部门共同组建,由区自然资源局负责日常工作,各乡 镇(街道)组成的地质灾害监测及应急反应系统,主要任务是每 年汛期前修订编制应急预案,并对预案中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 险情巡查,汛期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 报告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对灾情、灾因、灾害发展
趋势做出科学分析判断,提出应急措施,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1.监测:建立监测网络,对地质灾害进行动态监测,为地质灾
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2.信息:随时收集各子系统情况以及自然条件的突变(如暴
雨、洪水)、灾情及其发展等各方面信息。
3.数据库:集中各子系统信息,为指挥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和
决策提供服务。
图7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图
4.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昆明市晋宁区自然资源局根据区气象
部门天气预测和本区地质灾害监测结果、自然因素的变化情况等
信息提出防治措施,并适时作出预测预报。
5.通信:依靠现代通信手段,使各子系统密切配合、协同作 战,是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地质灾害突发
性强,必须保证通讯畅通无阻。
6. 防灾:对地质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避免灾害发生或减少 经济损失。一是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尽量避开 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建设;二是在地质灾害来临之前,采 取紧急撤离,以及灾害发生时及时采取制止灾情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7.抗灾:即对地质灾害进行工程治理,防止灾害的发生或进
一步发展。
8.救灾:是灾情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必须根
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救灾预案。
9.援建: 即灾后重建,包括灾区生产和生活的恢复。
群测群防系统的建设,涉及通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民 政、城建、工程勘察施工等各部门的工作。各子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要建设好群测群防系统,社会各部门应在区、 乡镇街道两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协调 关系,统一行动。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行政力度,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