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走近晋宁遗址公园 关注文物保护与发展
10月23日,参加第十届西南考古协作会暨西南夷考古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先后走进晋宁区石寨山大遗址、河泊所遗址等地,并到云南省博物馆“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文物展现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术考察。
在晋宁区石寨山大遗址文物保护中心,专家学者们听取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情况,了解了相关文物的考古发掘、修复情况等。
在河泊所遗址,专家学者察看了考古现场的城墙、城壕、主干道路与衙署建筑基址,对出土文物的精细化修复、保护赞不绝口。
在云南省博物馆“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文物展厅,石寨山青铜器、滇王金印,河泊所简牍、封泥、瓦当……一件件文物清晰呈现了当时地方与中央政权逐步交融的历史脉络,将最新田野考古成果转化成叙事性极强的公众表达,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专家学者们认为,晋宁考古不仅解开了古滇国都邑与益州郡治的历史悬案,还以实物证据揭示了中华文明包容式整合的边疆模式。从古滇国到西南夷、再到益州郡的考古链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跨越两千年的时空坐标。随着晋宁区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通过多学科、跨区域合作,一定会在深入西南夷考古研究中,让沉睡的记忆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在此次学术研讨及考察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汉晋时期西南夷地区的社会变迁、西南地区聚落与城址考古研究等课题,集中交流、展示了近40项重要考古发现及最新研究成果。
今后,西南考古协作会将协同攻关西南考古区域性重大课题,用考古实证阐释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在“保护第一”的基础上,通过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博物馆、精品展览、文创开发等规划建设,不断丰富让文物“活起来”的载体,为培育“文物+文旅”的新场景、新业态赋能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