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 www.kmj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0531-202506-999680 主题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6-20 15:15
名 称: 晋宁在全国率先开启与顶尖985农业大学联合培育高素质农民模式——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学用贯通培育新型农业人才
文号: 关键字: 晋宁,全国率先,与顶尖985大学,培育,高素质农民

晋宁在全国率先开启与顶尖985农业大学联合培育高素质农民模式——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学用贯通培育新型农业人才

发布时间:2025-06-20 15:15 浏览次数:0
字号:[ ]

近日,昆明市晋宁区82名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学员怀揣梦想奔赴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为期7天的集中学习。作为全国首批与顶尖985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试点区域,晋宁区通过“党建引领+高校赋能+实践转化”模式,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观摩—爱国教育—产业赋能”的全链条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

党建红引领培育路,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培训期间,晋宁区专门成立“云南晋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训班临时党支部”,由学员飞蓉担任支部书记,17名党员学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培育”模式为抓手,组织学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乡村振兴理论课程深度融合。

微信图片_20250609212334

在“赋能乡村振兴支部共建活动”中,晋宁临时党支部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本科党支部围绕“乡村产业升级”“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形成“高校智力支撑+基层实践反馈”的良性互动。支部还牵头成立“乡村振兴先锋小组”,学员结合自身产业制定“一户一策”发展计划,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

高校课堂强基铸魂,多元学习赋能产业升级。本次培训课程由晋宁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精心设计,聚焦晋宁花卉、食用菌、乡村电商等主导产业。中国农业大学肖鹏教授、王瑞梅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解读、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等主题授课,课堂上学员与专家频繁互动,就晋宁农业发展难题展开深度交流。

微信图片_20250610220904

课前20分钟的“经验分享时刻”成为亮点,学员李思洋、罗晓芳等分享特色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技术、合作社连农带农、农产品线上销售等实战经验,引发全场共鸣。课程还设置“涉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高原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等前沿内容,为学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供理论支撑。

实地观摩拓视野,科技农业激活发展思路。在实践教学环节,学员走进食为先农业生态园,学习现代生态农场经营管理模式,对智能化灌溉、有机种植等技术应用留下深刻印象;参观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时,人工智能温室、数字农业可视化系统等科技场景让学员惊叹,直观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图片1

“以前觉得电商直播就是‘卖货’,现在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技术和运营逻辑。”从事花卉种植的学员张军燕感慨道。通过“课堂理论+现场观摩”的教学模式,学员们不仅拓宽了产业发展视野,更明确了智慧农业、品牌化运营的转型方向。

爱国主义教育凝心聚力,文体活动提振精神风貌。6月13日凌晨,82名学员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学员们目光坚定,高唱国歌。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学员们难忘的“精神洗礼”。“看着国旗升起,突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要把所学带回乡村,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学员杨正东说。

微信图片_20250609212516

培训期间还融入文体活动,学员们学唱《歌唱祖国》《晋宁是个好地方》等歌曲,在《中国农业大学校歌》的旋律中感受高校文化魅力。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缓解了学习压力,更凝聚了团队向心力,展现了晋宁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风貌。

交流发言话担当,学用贯通绘就振兴蓝图。“作为党员,要带头把新技术、新观念带回村里。”临时党支部书记飞蓉在结业仪式上发言时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既掌握了农业专业技能,更强化了服务乡村的责任担当。学员代表段秀丽分享道:“我计划引入农大推荐的智慧农业技术,升级家里的蔬菜种植基地,还要带动周边农户组建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

微信图片_2025-06-16_134235_441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是晋宁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创新突破,未来将持续深化“党建+培育”机制,依托高校资源构建长效培训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此次联合培育行动是晋宁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中的重要一环,标志着晋宁区在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域迈出全国性创新步伐,通过“校地共建、党建引领、田校实践、学用结合”的模式,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晋宁经验”。随着学员们陆续将“农大智慧”转化为“晋宁实践”,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滇中大地徐徐展开。

>
晋宁官方微博
晋宁官方微信公众号

晋宁区微信号

kmjn.gov.cn  晋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滇ICP备190119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202530194号    

联系电话:0871-67892322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20001  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