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校园启新程,交通安全护成长
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春季开学后,晋宁公安走进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民警们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实用的交通安全课。
一、问答互动:交通安全知识“活”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骑电动车要戴头盔吗?”“如果遇到红灯,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小学的教室里,法治副校长通过图文展示、问答互动等形式,将枯燥的交通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我可以坐爷爷的三轮车来上学吗?”“我可以坐在前排吗?”我坐在电动车后排需要戴头盔吗?”根据同学们的提问,民警详细讲解了安全过马路、安全乘车、安全行走等基本常识,并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交通违法的危害。特别是针对“一盔一带”、电动车超载、三轮车违规载人等常见问题,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重点讲解,强调了安全头盔和安全带在保护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二、敲响警钟:交通安全意识“种”心间
“画面中,一男子未戴头盔,行驶在公路上,与一大货车相撞,现场异常惨烈。”民警通过播放交通事故警示视频,直观展示了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为学生们敲响了安全出行的警钟。
“交通安全重如泰山,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牢记的责任。”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道。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还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提醒家人共同遵守交通规则。
三、链式普法:交通安全知识“广”传播
“小朋友们,大家今天回去后,记得把学到交通安全知识,传授给家长哦!”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更是为了通过他们影响家庭、辐射社会。晋宁公安此次开展的“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正是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构建起一条链式普法的新路径。
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他们的行为往往能带动整个家庭的改变。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还能为平安校园、法治晋宁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们撑起了一把交通安全“保护伞”,也为构建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晋宁公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为孩子们的平安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