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分局“1345”工作法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一、紧盯护校安园一条主线,强组织、定方案、实措施
晋宁分局把护校安园工作纳入分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护校安园工作,从政治意识、职责使命、群众满意等多个维度统一思想观念,细致安排部署。成立由分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护校安园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发《晋宁分局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警校联席会,为校园安全工作明思路、定制度。
二、健全护校安园三项机制,日落实、月分析、常督检
一是建立日研判、周分析制度。按照每日“八落实”工作机制,坚持每天对全区警务勤务、接报警情、矛盾纠纷、重点人管控、执法规范、校园安全等情况日研判、周分析,对涉校涉生敏感警情、案事件每起必盯、必研、必跟,确保规范处置、消除风险。二是建立涉校涉生五个一制度。分局建立每天涉校涉生警情互通机制、每周的安全检查机制、每周的警情分析研判机制、对重点学生形成每月普法机制、每季度的警示教育机制。三是建立高峰勤务每日督检制度。分局值班局领导、情报指挥中心、纪检监察室通过实地督导、对讲机、4G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检查签到本等多种方式对每日高峰勤务期间各校园执勤值守情况进行抽查点调、督检督察,确保高峰勤务警力在岗在位、规范履职。
三、建强护校安园四支队伍,知责任、明任务、一盘棋
一是配强公安法治副校长队伍。为全区105所学校配备“公安法治副校长”,所有公安法治副校长均由分局9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兼任,并在每所学校门口显著位置公示相片、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法治副校长由学校颁发聘书,与分局签订责任书,明确“公安法治副校长”的职责任务和作为公安机关派驻各校园,开展校园安保的第一责任人,牵头所驻校园各项安全保卫工作机制的落地落实和督导推进。二是配强高峰勤务守护队伍。建立校园高峰勤务护学机制,由全局各部门包保学校高峰勤务,实行105所学校全覆盖,根据学校性质、上放学时段确定高峰勤务的安排,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定人员、定时间、定岗位、定责任。三是配强安全守法宣传队伍。分局建立防性侵巾帼宣传队、防电诈宣传队、交通安全宣传队、禁毒宣传队和普法宣传队等专业安全守法宣传队伍,根据学校法治第一课、安全第一课以及家长会、职工会、全校大会等安排,统筹安排宣传队伍进校园、进课堂、进会议,分门别类宣传防性侵、防欺凌、防拐卖、防事故、防火灾、防溺水、防毒品、防违法犯罪等知识。四是发动建强校地家志愿服务队伍。由公安法治副校长、学校联动广泛发动学校教师、村社区居民、学生家长组建护校安园志愿服务队,学校吹哨,部门报道,志愿协助开展学校周边秩序整治、交通秩序维护、环境卫生整治、救助帮扶困难师生等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共建共治共享。
四、落实护校安园五大举措,排风险、除隐患、护安全
一是落实开学、放假安全大检查举措。全区105所学校安全事项一校一档,在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由公安法治副校长联合学校开展一次全面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校园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三防”和“四个100%”措施落实情况、内部安全保卫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等情况,督促学校全覆盖建设视频监控,建立日常巡逻防范,外来人员、车辆查验登记、紧急情况报告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问题及时整改。二是落实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举措。公安法治副校长联合学校组织社区民警、校园安保责任人、家长代表等,采取安全检查、走访排查、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全方位摸排所驻校园的校内治安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隐患、校园及周边秩序隐患、交通安全隐患、重点人群管控工作隐患等情况,形成《校园治安安全形势评估报告》,开列《问题隐患清单》,逐项落实整改责任、措施、目标及时限,并牵头相关责任部门逐条整改,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分流、交办、督促、回告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落实每学期安全演练举措。根据学校安全保卫力量的情况,每学期组织交警、巡特警、派出所对安防知识、消防技能、防护器材使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进行专题讲座和操作实训,组织全校全员参加红蓝对抗式的安全演练,切实提高校园保安业务知识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落实定期整治校园周边秩序举措。排查治安苗头,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针对校园周边的宾馆、酒店、出租房、九小场所等重点部位,定期常态化开展清查行动,全力扫除管控盲区,消除治安隐患,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的对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商铺开展突击检查,对带有违禁物品等销售行为进行常态严查;会同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文旅、教体等部门,加强对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的督导检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食品安全。五是落实严打快处涉校涉生案事件举措。分局始终保持对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全面排查重点人员和风险隐患人员,时刻紧盯未成年人盗窃、霸凌等重点问题,落实严打快处举措,对伤害学生儿童恶性案件坚持“零容忍”,坚持对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活动露头就打、快侦快破,对教唆、组织在校学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校园持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