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四步"走就业帮扶失地农民
近年来,随着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建设推进及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此,昆明市晋宁区积极响应上级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就业帮扶失地农民,通过“四步”走抓实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让农民失地不失利,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失地农民培训“搞起来”,走实“提升就业技能步”。晋宁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招标多家优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征求失地农民培训、就业需求,“菜单式”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推介等公共就业服务,使其充分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自身综合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加就业、再就业成功几率。2023年晋宁区针对失地农民开展客房服务、网络直播、电工、中式面点、起重装卸等工种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失地农民300人,合格241人,培训后实现自主就业。
转移就业渠道“建起来”,走好“引导转移就业步”。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结合失地农民实际,采取多渠道、多层次转移措施促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积极拓宽就业安置新途径。2023年,开展“春风行动”、上蒜小渔村专场、昆明学院专场、晋宁吾悦广场专场等“线下””现场招聘会5场;举办春风行动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直播带岗”活动、“千企万岗直播送岗”专项行动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线上”招聘活动4场;通过“晋宁人社”微信公众号、“昆明智慧就业”等“线上”平台发布各类招聘岗位信息16期,并同步在大厅展板张贴岗位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信息7000余个,促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45人。
各类创业贷款“用起来”,走稳“创业资金保障步”。大力宣传推广担保贷款政策,降低担保门槛,提高贷款额度,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创业促就业的稳就业局面进一步形成,为晋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利用就业创业扶持贷款政策适用面广的特征,大力鼓励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的人员积极贷款创业,充分发挥创业项目良好收益性、较强带动性,扶持失地农民主要种植业、养殖业、餐饮服务业和日用百货等创业项目,带动农周边民创收就业。2023年,扶持失地农民创业担保贷款14人,发放贷款金额271万元,带动(吸纳)29人就业;“贷免扶补”贷款8人,发放贷款金额150万元,带动(吸纳)18人就业。
就业创业政策“讲起来”,走出“就业困难兜底服务步”。推广“就业彩云”“昆明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借助“晋宁人社”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线上”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提高企业、各类用工主体、求职创业重点群体政策知晓率;充分发挥基层就业信息员神经末梢作用,依托辖区内各村委会(社区)就业信息员开展“线下”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鼓励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为失地农民提供便捷优惠的公共服务。针对大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特点,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功能,2023年,面向“40-50”的失地农民提供公益性岗位16人,保障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稳定就业、安定生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滇池保护治理力度的加大,滇池周边花卉、蔬菜大棚种植将退出滇池保护湖滨生态区,导致滇池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压力逐步加大。且随着晋宁区花卉、蔬菜等农产品快速发展,失地农民存在外出务工意愿不强情况。下一步,晋宁区将继续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继续积极开展岗位收集,积极“线上”推送岗位信息,组织送岗进村活动,减少外出寻岗成本;继续摸排失地人员就业技能培训意愿,做好适应现代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的培训;继续开展好就业援助,发挥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功能。(供稿人:晋宁区人社局 陈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