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第二次会议第32号提案答复的函
王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新环湖路沿线生态旅游示范带打造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上级要求,2022年2月16日晋宁区启动了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大棚退出工作,6月30日退出全面完成,共计退出土地7383.5016亩。同年滇池沿岸启动了4个“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已于2022年8月10日全面完工。2023年,用一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晋宁区滇池沿岸25个重点乡村改造提升,基本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其余95个村全部建成绿美乡村,初步构建“点上出彩、线上出新、面上成景”的滇池沿岸乡村生态旅游圈。
二、提案办理情况
1.《昆明市集贸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集贸市场专项规划,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指导集贸市场建设、改造。统一规划、建设,依法办理市场经营主体营业证照。对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指导经营者不断提升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环境。
2.2021年编制完成48个村庄、2022年编制完成54个村庄、2023年编制的17个村庄正在有序推进编制中(其中滇池沿岸涉及村庄已于2021年、2022年编制完成),下一步在滇池沿岸村庄具体项目实施建设中与“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相衔接。
3. 晋宁区按照“一带、双城、两廊、三区”的全域发展格局,构建环滇池文化旅游发展带、培育两大特色文化旅游城镇、营造两条旅游发展廊道、发展三大文化旅游功能区的目标。先后编制完成了《昆明市晋宁区全域旅游概念性规划》《晋宁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区域旅游发展指明方向,指导和发展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不断发展,沿滇池旅游发展带逐渐成为晋宁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以重大项目为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借助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多元化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促进了全区旅游经济恢复,形成了网红打卡、特色怅篷露营、研学体验、沉浸式新业态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截至一季度,全区接待游客 261.88万人次,同比增69.53%:实现旅游综台收入 3.34亿元,同比增长 156.77%。对滇池沿岸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小渔村、海埂村打造成沿滇池最美乡愁旅游村,并向上级申请小渔村、海埂村旅游发展建设补助经费650 万元,主要用于晋宁区小渔村、海埂村最美乡愁乡村旅游地文旅发展策划、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打造、业态培育经费和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
进一步完善沿滇池旅游基础服务功能建设,一是构建“一中心,一站式”游客聚集地,指导公交公司搭建旅游公交专线,链接两大主城区旅游疏导。二是完善景区、景点标识标牌,利用智慧旅游功能,建立语音导航导览,形成网络宣传覆盖。三是积极配合农业农村局 25 个重点村规划与建设工作,指导好旅游产业业态布局,功能搭建、活动策划等相关工作,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进产,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农旅融合示范村。四是积极对接省、市级部门,加快旅游示范带建设,形成滇池南岸旅游接轨昆明主城。
下步,晋宁将建立完善旅游功能服务,加强旅游市场铁序整治,为晋宁区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感谢您对环湖路沿线生态旅游示范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胡蝶,0871-67892255)
昆明市晋宁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日
附: 关于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第二次会议第32号提案答复的函(晋农函〔2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