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晋宁区二届二次会议第83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公开〕
晋教体函〔2023〕56号
关于政协昆明市晋宁区二届二次会议
第83号提案答复的函
何筱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教师、学生减负,推动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规范“进校园”活动的对策建议
晋宁区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将教育系统减负工作纳入区委基层减负的工作的重要内容,高位统筹推进中小学校教师减负工作。区委常委带队到区教体局和学校开展教师减负专题调研,听取对教师减负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将教师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指引,制定出台了《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区委办〔2022〕48号),将教师减负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列入文件,从区级层面确保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晋宁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区教育体育局结合实际,草拟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细则》《晋宁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要求,细化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任务,用清单化的管理的模式,让教师减负工作清晰明了、具有操作性。
在统筹规范设计中小学校和教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方面,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晋宁区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细则》《晋宁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从严控制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数量,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集中清理,各类检查考核事项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确保应减尽减、能减必减。清理后仍保留的事项,按照实施范围实行清单式管理,并由教育督导机构归口实施。对涉及学校管理等工作进行综合督查检查,提前制定方案,经过集体研究确定后实施,在督查检查中做到不层层加码、不扩大范围、不增加环节、时间严格按照检查方案执行。注重日常工作管理,减少“指尖上”的工作,杜绝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不存在刚安排就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的情况。
在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中,晋宁区严格执行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制度,明确了社会事务进校园要进行审批的要求,从严控制进校园项目,规范进校园形式,坚决杜绝强制摊派与教学任务无关任务等指令性任务的情况。将社会事务进校园排查工作,纳入开学综合督查工作的内容,重点针对是否有要求教师、家长、学生安装和使用各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情况,以及是否有下达学校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对全区公、民办学校进行全覆盖排查。严格按照2022年进中小学校省级事项清单和市级清单,制定出台区级清单,清单之外的事项,一律不得开展。设立举报电话,通过晋宁教体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晋宁教体”公布举报电话,明确投诉举报联络员,及时受理群众和师生的监督举报,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在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方面,严格规范涉及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的材料填报和台账整理工作,精简填报内容和次数,不得要求重复填报或多头报送。区教育体育局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两次(重大专项工作除外)安排中小学校上报工作总结。未经区政府统计机构同意,不得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统计工作。未经区教育部门同意,不得开展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调研活动。区级层面涉及学校的调研工作均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其余调研工作由区教体局牵头,不存在多部门多头和重复调研的情况。
(二)关于深入改进延时服务的对策建议
开展课后服务是改善民生、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如提案中提到的,我区近些年来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区教育体育局一直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为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2021-2022年,晋宁区教育体育局先后印发了《晋宁区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试行)》《昆明市晋宁区教育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明市晋宁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昆明市晋宁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课后服务的开展方式、内容、考核、工作职责等,统筹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小组,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协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结合学校实际,落实“一校一案”,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和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各学校将具体实施方案报区教育体育局审核备案。2021年以来,晋宁区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推行课后服务工作,2021年春季、秋季学期分别下达专项补助经费235.86万元、417.5万元,2022年下达省级补助经费179.9755万元,用于完善课后服务设施设备和发放教师补助。
为进一步规范晋宁区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区教育体育局制定下发《昆明市晋宁区小学生课后服务考核细则》,成立考核小组,以年度为单位对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核拨的主要依据,对出现违规管理、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或服务成效差的学校,将取消或削减下一年度的经费核拨。各学校结合本校传统文化、特色活动项目、乡村少年宫、课外兴趣小组、少先队活动、志愿者特长等资源,积极组织开展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科创类等多样化特色活动,比如昆阳二小的3D打印课、晋城六小开设的彩泥课、昆阳九年一贯制学校开设的沙画、晋城一小的机器人教室等特色课程的开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和相关传承人引进校园,如昆阳一小邀请晋宁区文化馆到校,以讲座、图片、视频的方式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双河小学邀请省级彝绣传承人、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彝绣、秧佬鼓、吹树叶、弹月琴等非遗文化传承学习活动,切实让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教师减负措施,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严格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政策要求,确保教师减负工作有效落实。
2.规范工作程序,完善治理体系。依法依规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切实减轻督查检查及社会事务给教师带来的工作负担。统筹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类报表填写、数据采集、教育统计,提高数据统计再用度,杜绝重复上报、多头填写。
3.实行清单管理,强化监督落实。对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开展集中清理,分类列出减负清单,实行清单管理,严格进行审批。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引导社会共同监督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
4.继续发挥牵头作用,主动抓好统筹协调。针对校内专业教师缺乏、校外聘请人员难度大等问题,区教育体育局已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增加补助资金,倾斜农村学校,争取全额保障、提前拨付;重核教师比例与数量,加大临时人员补充投入;搭建服务平台,购买专业服务,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5.鼓励学校积极引入社会专业力量,进一步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从前期调研情况看,现阶段我区具有一定规模实力能提供较高质量课后服务的社会力量仍显不足,同时,从确保校园安全的角度出发,第三方机构资质的认定和从业人员的甄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之前的征求意见会议上,社会各方面人士总体上对这种方式持谨慎态度,但更认可学校以在职教师为服务人员,学校会同家长委员会共同管理的课后服务方式,这是现阶段保证服务质量和学生安全的最有效方式。我们鼓励学校依据学生培养兴趣特长的需求,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和人士参与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感谢你们对晋宁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普亚佳,0871-67894464)
昆明市晋宁区教育体育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