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第一次会议第10号(王 璐)提案答复的17函
[A]
[公开]
晋农函[2022]17号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第一次会议第10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王璐委员:
您在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政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政协第10号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旅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推动了城市周边短线旅游的繁荣。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乡村旅游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推动产业的发展。2021年,市委组织开展“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干部回乡业务工作组完成了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5个单项规划,相对条件成熟的村庄还提出了初步村庄规划方案。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村庄规划成果要充分体现好用、管用、实用,但是部分乡村旅游规划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不能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的交通状况,但是部分村内特色景点和旅游线路道路相对狭窄,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内接待能力有限,吃住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是乡村旅游缺少产业支撑。特色产业的经济收入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缺少产业支撑的乡村旅游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同时,特色产业种植观赏,产品的初加工体验,农特产品的包装销售,也是吸引客源的主要手段。
四是乡村旅游特色特点不突出。与本土文化特色融合度不够,“同质化”严重,缺少“精品”。
五是市场培育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旅游产业六要素“吃行住游购娱”挖掘不够。
六是存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信息瓶颈三大方面的问题。
三、今后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一)积极争取申报“滇池沿岸晋宁区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定位,托环滇池生态廊道建设,按照“一核心”、“三集中”、“美丽乡村串成链”的发展思路,对沿湖53公里湖岸线统一进行规划建设。以昆阳街道太史村虎山片区为核心区,以环湖路临湖昆阳街道、晋城街道、上蒜镇三个片区为集中,置入农文旅康养业态项目,以“欢乐世界”为引领的宜游产业,以“古滇大遗址公园”为特色文化产业,以绿色高效为目标的高标准花卉生产农业产业为主打,积极争取省市资金集中打造游玩、考古、产业三个集中优势项目的建设。并以4个美丽乡村建设为试点,串珠成链,趁势就势,分批分期将滇池沿岸所有村庄(17个村庄)打造为世界级的农文旅大景区、大生态、大湿地、黄金湖岸线,让大观楼长联中的滇岸原乡美景早日在晋宁重现。
(二)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昆阳街道旧寨村进行景观整体提升改造,已完成赵氏宅院的改造、村内墙绘、主干道的提升改造相关工作。指导福安村布置旅游业态,并申报省级创建品牌,目前福安村已引进餐饮、住宿、民俗特产购物店等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计划2022年申报省级最美乡愁目的地。同时,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在古滇片区、环湖路沿线、宝双夕等沿线组织安装旅游标识标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拨付资金协助福安村和大绿溪村修建游客服务中心,近三年帮助昆阳街道兴旺村、二街鲁黑村、双河核桃园村、夕阳乡小夕阳村等修建5座AAA级旅游厕所、3座AA级旅游厕所。
(三)充分利用金砂村古滇文化及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特色资源,打造以石寨山大遗址、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点,下拨40万元资金帮助金砂村修建徐霞客广场。
(四)积极构建晋宁区文旅宣传平台,合理设计宣传矩阵,形成科学、成熟、有效的宣传机制。区文旅局将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共同建设“晋宁区文旅云”宣传平台,将我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引入线上宣传平台,帮助我区乡村旅游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目前真正设计2022年晋宁区旅游宣传册,内容包含我区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美食、伴手礼、旅游路线等,让到往晋宁区的游客对我区文化和旅游有更加系统、直观的认识,感谢您对我单位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晋宁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7日
(联系人及电话:许玲 ,1370061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