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农函[2020]3号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68号建议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胡贵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民族工作政策,重视民族工作,始终把2个民族乡工作摆在全区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快双河、夕阳发展的意见》及《晋宁县民族乡定点挂钩帮带扶贫工作方案》实行了近5年时间,全区各部门将一些扶持资金及项目重点安排在双河、夕阳实施,民族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效明显。
一是筑牢基础谋发展。两个民族乡16个村委会63个自然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和“村内道路硬化”,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交通出行条件;基本实现了有农户25户以上的自然村有活动场地(所)。
二是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荒川、高粱地脱贫出列,2018年木鲊、木杵榔脱贫了出列。2019年,投入2个民族乡的财政扶贫资金1091万元,占全区专项资金1990万元的54.8%。2020年,投入2个民族乡的财政扶贫资金1111万元,占全区专项资金1976万元的56.2%。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极大改善了民族乡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
但由于财政体制改革,规范预算编制,乡镇的机构运转、工资、民生保障经费统一由区级财政兜底保障,区级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也在逐年缩减,各单位所有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各单位(包括乡镇、区级部门)无多于超出预算给予乡镇帮扶资金。而且,针对两个民族乡,除了机构运转和一般性项目支出由区级全额兜底保障外,还每年给予70万元的民族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和200万元的综合发展建设补助;设立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收以奖代补资金,两个乡基数各1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比例低于80%的,不给予补助,超过80%的按相应系数进行补助。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晋宁区委、政府将按中央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衍接的部署,一如继往全方位的支持民族乡工作,使民族乡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有较大改观,促进民族团结、群众增收、社会事业进步。
感谢您对民族乡脱贫攻坚工作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昆明市晋宁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8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继红,13888087145)
附: 晋农函[2020]3号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68号建议案答复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