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体函〔23〕号关于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93号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朱晓萍代表:
您在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教育力度减少青少年辍学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区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小学27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晋宁区户籍内义务教育阶段6-15岁适龄儿童共有26917人,其中延缓入学85人,应入学26832人。
(二)18名在册辍学学生情况
2019年底,辍学学生18人。2020年春季学期经乡镇(街道)、教体局、学校多轮劝返,截止4月30日,18名辍学生已全部返校(返回原班级就读17人,中职就读1人)。
截止2020年7月,18名在册辍学学生已有15人初中毕业。
(三)2020年秋季学期疑似辍学情况
截止9月22日,全区疑似辍学学生10人,分别为晋宁三中4人,晋宁四中3人,宝峰中学2人,九年一贯制初中部1人;涉及乡镇、街道为:昆阳街道5人(其中2人为昭通户籍),宝峰街道2人,晋城镇3人。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依据《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晋政办通〔2018〕25号)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区长、乡镇(街道)行政主要领导、村长、组长、家长为“政府线”和以教育体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校点校长、班主任、教师为“教育线”的控辍保学“双线十人制”,明确工作职责。
二是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压实“四级”包保责任制度,履行政府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和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包保适龄儿童少年全入学及辍学生全复学。
(二)高度重视,统筹工作安排。
一是2月21日,分管副区长组织召开晋宁区2020年春季学期控辍保学专题工作会,对全区控辍保学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站位,落实“双线四级”责任,全面排查、集中攻坚,认真落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完成“清零存量、动态清零”的工作目标。
二是3月20日,晋宁区教育体育局在全区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抓住春季开学关键时间,提高站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扎实开展春季学期控辍保学专项行动。
三是4月17日,区发展教育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召开2020年控辍保学工作会议暨第二季度联席会议。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区级职能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上,分析研判控辍保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指出控辍保学下一步工作重点。
四是5月6日,晋宁区教育体育局组织相关科室成员、各乡镇(街道)控辍保学具体经办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辍保学专干及学籍管理员召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暨学籍管理培训会,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专干及学籍管理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全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和学籍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加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
一是印制6000份《晋宁区控辍保学宣传册》《晋宁区资助政策宣传册》,由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发放到各家各户,向家长广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等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向广大家长宣传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后的各学段资助政策,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确保不因贫辍学和失学。组织541人次进社区向社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是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招用童工的违法行为”等法律意识深入人心,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跟随亲友外出务工而辍学。
二是通过印发27944份《晋宁区控辍保学致家长一封信》、推送30057条控辍保学短信、在人口集中的村委会张贴146张宣传标语、下乡入户宣传、融媒体宣传、广播电视播报等多种方式,形成良好的控辍保学工作氛围。
(四)联控联保,发挥工作合力。
一是部门联动,开展“四查三比对”工作。2020年9月,以公安户籍名册为基准,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攻坚克难,逐一入户,逐一核实6-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做到底数清,数据明,切实有效开展“四查三比对”工作,为完成脱贫攻坚“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强化责任领导,制定具体可行的劝返方案和措施,切实落实“控辍”主体责任。特别是针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时组织入户家访325次,深入了解学生、家长的思想动态,遏制新增辍学,严防春秋季学期辍学现象出现反弹。通过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落实联控联保工作要求,截止2020年4月30日,共劝返18名辍学生返校上课。
(五)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教育公平。
一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根据《晋宁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全区留守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
三是完善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机制。按照公办学校为主,以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面确保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2020年秋季一年级、七年级共招收外来人员子女入学1472人,其中公办1433人,民办39人,公办学位占97.35%,民办占2.65%。所有公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有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所有学生均享受“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和各种资助政策,依法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是保障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利。制定了《晋宁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对全区180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残疾儿童完成学业。
(六)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工作覆盖。
一是建立了政府控辍保学督查制,对辍学生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案”管理,定期排查分析和每月报告,确保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二是区人民政府督导办公室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对乡镇(街道)差别化考核内容之一,将严格控制辍学生作为对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列入政府年终绩效考核进行奖惩。同时,区教育体育局在修订的2020年学校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中,把控辍保学工作列为学校年度工作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分值比例,切实将“控辍保学”成效与学校、学校领导、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业绩、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提拔任用等挂钩。严禁在控辍保学工作中走过场,流于形式,因工作不力,导致中小学入学率不达标和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超标的,要严肃追究各校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落实“双线四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乡镇(街道),统筹区教体局、公安、司法、扶贫、民政、人社、市场监管、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四查三比对”核查工作,组织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复学、劝返工作。
(二)全面推行依法控辍保学“四步法”。对不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非法招用适龄儿童少年的单位会根据实际情况依法执行控辍保学“四步法”。
(三)精准掌握学生到校情况。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学生到校注册、日常考勤等管理机制,精准掌握学生在校动态轨迹,确保学籍数据的动态精准。特别做好学生清点工作,精准掌握学生返校报到情况。对于没有返校报到的学生,要建立名单,及时查清去向,由乡镇(街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查找和劝返。
(四)进一步巩固“控辍保学”工作成果。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学习兴趣吸引学生,适时实施心理辅导,确保“找得到、劝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昆明市晋宁区教育体育局
2020年9月23日
(联系人及电话:滕琪芳 6789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