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支出绩效 自评报告(2018年度)
昆明市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支出绩效
自评报告(2018年度)
部门名称(公章):昆明市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单位: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管部门: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名称: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项目
绩效自评日期:2019年4月
2019年4月
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小组 机构职位 | 姓名 | 职务/职称 | 所属 单位/处室 | 签字 |
组长 | 何劲昆 | 局长 | 区住建局 | |
副组长 | 曹勤才 | 副局长 | 区住建局 | |
副组长 | 刑建国 | 副局长 | 区住建局 | |
副组长 | 周继朝 | 副局长 | 区住建局 | |
副组长 | 冯陈华 | 副局长 | 区住建局 | |
副组长 | 刘存喜 | 城改办主任 | 区住建局 | |
副组长 | 施长顺 | 重建办副主任 | 区住建局 | |
成员 | 曾静萍 | 财务人员 | 区住建局 | |
成员 | 杨琼芳 | 财务人员 | 区住建局 | |
成员 | 施翔艳 | 财务人员 | 区住建局 | |
成员 | 李玉玲 | 财务人员 | 区住建局 | |
成员 | 普建波 | 财务人员 | 区住建局 | |
报告撰写人(签字):
年 月 日 | ||||
评价工作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晋宁区农村“相对困难户、4类重点对象、脱贫攻坚”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因村施策、因户施策、政策保障、住房安全、对照贫困村出列九项指标,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对943户“4类重点对象、困难户、建档立卡脱贫户、重点村、贫困村”精准帮扶,确保稳步实现“三保障”目标。
2.项目实施情况。
完成全区943户“4类重点对象、困难户、2014年建档立卡脱贫户、三个重点村、三个贫困村”危房改造工作,达到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厨卫入户的基本要求。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2018年4月由区财政安排了894.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和推进2018年全区实施的“4类重点对象”、困难户、2014年建档立卡脱贫户、三个重点村、三个贫困村农村危房改造,我局于4月将该项资金分配至各乡(镇、街道)其中:昆阳街道20万元、宝峰街道80万元、晋城镇160万元、二街镇160万元、上蒜镇95万元、六街镇70万元、双河乡100万元、夕阳乡209.6万元。因目前我区危房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审计,我局将在审计完成后向区政府申请配套区级剩余补助资金。
(2)2018年10月市级下达我区“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430.95万元,我局已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和任务量,我局于10月将该项资金分配至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其中:晋城镇128.1万元、昆阳街道76.05万元、二街镇65.1万元、宝峰街道58.8万元、夕阳乡46.2万元、上蒜镇29.4万元、六街镇14.7万元、双河乡12.6万元。
(3)2019年1月市级下达至我区“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93.35万元,我局已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量,我局于1月将该项资金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其中:晋城镇283.5万元、昆阳街道115.05万元、二街镇105万元、宝峰街道92.4万元、夕阳乡96.6万元、上蒜镇60.9万元、六街镇21万元、双河乡18.9万元。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为确实做好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我区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级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区分管领导为分指挥长的住房安全脱贫攻坚分指挥部,细分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为该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的危房改造程序,按照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农村“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农村“相对困难户”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脱贫攻坚农村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工作方案》,联合区财政局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细则》,对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竣工验收、资金管理兑付工作做了严格要求,发放《昆明市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指导价格》,对加固改造使用的主材价格和拆除重建的平方单价进行了明确,确保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又合法合理、节约高效地使用各级补助资金。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完成中央、省、市、区安排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稳步实现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2018年目标为完成全区943户“4类重点对象、困难户、2014年建档立卡脱贫户、三个重点村、三个贫困村”危房改造工作,达到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厨卫入户的基本要求。
(2)效果目标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对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和基本完成存量危房改造的任务目标,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效解决农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过程。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和《晋宁县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操作流程指南(试行)的通知》(晋财通〔2015〕15号)、《关于印发晋宁县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的通知》(晋财通〔2015〕16号)文件要求,按下列步骤开展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工作。
1.前期准备。抽调专人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管科、财务室分别对实际需要,编制危房改造资金计划,改造目标、任务,制定预算,报区财政作为项目资金安排依据。
2.收集核查资料。收集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文件、资金拨付明细、项目申报及审批等资料;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项目申报、评审、公示、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资金分配、发放是否合规,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挤占、截留、挪用等情况。
3.现场查看。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0%危房改造农户开展实地查看,调查走访,共发放问卷调查175份。
4.得出评价结论,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我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依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实施,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程序合理;中央、省级资金、区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的组织管理有效;项目的产出基本达到目标,项目效果良好,项目的绩效基本实现。
2.主要绩效。
一是解决了困难群众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及丧失劳力等各种原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情况曾较突出。通过该项目实施,大部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受益农户不断增加。
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住房质量。农村危房改造拉动了建筑、装饰材料及家具家电等市场需求,拓展了农村就业渠道,带动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大力培训住房建设管理人员和建筑工匠等,广泛普及农房建设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村庄规划,提供农房建筑图集等,有效推动了农村基本安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和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农房建设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随着中央支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规模持续扩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逐步增加,有效带动各级政府对农村村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资金投入。结合精准扶贫、整合资源、统筹实施,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集中连片等有机结合,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生态发展。
四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农村危房改造涉及面广,受惠群众多,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实现中央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的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取得了实效,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群众满意度高。
(二)具体绩效分析。
2.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2018年目标为完成全区943户“4类重点对象、困难户、建档立卡脱贫户、重点村、贫困村”危房改造工作,达到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厨卫入户的基本要求。截至2018年年底已全部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2)质量指标
我区严格按照“五个基本”(即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施工方按图纸施工、按规范操作。我局下发了《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方案图、施工图》、《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检查发现问题的通报》,要求各乡镇(街道)督促施工方整改完成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改造后的房屋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要求,符合基本建设要求,基本居住功能齐全,
(3)时效指标
我区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完成当年度943户“4类重点对象、困难户、建档立卡脱贫户、重点村、贫困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截至2018年年底危房改造开、竣工率达100%。
(4)成本指标
我区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农村“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农村“相对困难户”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脱贫攻坚农村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对全区需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做到了全覆盖。实施方案规定危房改造实行分类分级补助,按照加固改造、拆除重建、兜底帮建三个档次,科学制定分级分类补助标准,因地制宜推广低成本改造方式,为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2.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
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和激发了农村困难群众筹集资金改造危房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2)可持续影响
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保障,是脱贫攻坚任务“两不愁、三保障”中工作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对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和基本完成存量危房改造的任务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对危房改造项目实施的满意度达到99%。
4.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自评情况
危房改造项目依照上级相关要求实施,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程序合理;中央资金、省级、区级配套资金及时到位,项目的组织管理有效;项目的产出基本达到目标,项目效果良好,项目的绩效基本能实现。综上所述,危房改造项目总体自评分为“100分”,自评级别为优。
四、成本效益分析
我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严格执行《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与区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细则》,要求各乡(镇、街道)要严格危房改造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程序,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户,合法合理、节约高效地使用各级补助资金,杜绝了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现象的发生。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实做好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我区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级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区分管领导为分指挥长的住房安全脱贫攻坚分指挥部,细分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为该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强化制度建设和资金保障
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区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给予大力支持,并于2018年4月安排了894.6万元专款,用于保障和推进各乡(镇、街道)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区政府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脱贫攻坚农村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农村“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农村“相对困难户”C、D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对全区需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做到了全覆盖。实施方案将危房改造实行分类分级补助,按照加固改造、拆除重建、兜底帮建三个档次,科学制定分级分类补助标准。为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3.加强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
我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排查采取乡(镇、街道)自查,区级抽查检查的方式进行,严格按照“五个基本”(即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施工方按图纸施工、按规范操作。我局与区纪委驻住建局纪检组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同时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抽调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进行检查,针对实际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局下发了《关于下发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方案图、施工图的通知》、《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检查发现问题的通报》,要求施工方整改完成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规范竣工验收和资金管理
为确保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安全,规范工程的验收和资金管理工作,我局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工作方案》、《昆明市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指导价格》,同时,我局联合区财政局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细则》,对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竣工验收、资金管理兑付工作做了严格要求,同时对加固改造使用的主材价格和拆除重建的平方单价进行了明确,确保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又合法合理、节约高效地使用各级补助资金。
(二)存在的问题;
1.“一户一档”台账资料有待完善
部分乡(镇、街道)正在进行结算和审计,因此未按照要求完善“一户一档”台账资料,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2.资金缺口较大
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尚待完善的地方:一是各级财政资金安排不平衡,2018年市级未安排危房改造配套资金,上级资金补助力度还需加大,我区部分群众经济条件较差,危房改造户均为低保、分散供养等困难群体,农户自筹资金难度较大,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多数采用政府兜底方式进行,除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全额承担,区级财政压力较大。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完善资料,妥善保管档案。加强对档案资料的管理,完善“一户一档”台账资料,对资料收集不完整、信息录入不全的,督促各乡(镇、街道)按要求认真整改,收集完善档案资料并及时录入信息系统,确保农户档案全面、真实、完整、准确。
2.为减轻区级配套资金支付压力,联系对接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补助资金支持力度,以调动基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积极性。
建筑行业和村镇建设管理科
2019年4月24日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18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