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蒜镇2019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上蒜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21日在上蒜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上蒜镇人民政府代理镇长 杨鹏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上蒜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一届二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镇情,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齐心协力抓发展、谋跨越、促和谐,努力克服宏观环境变化和转型发展带来的新困难、新挑战,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奋力破解发展瓶颈难题,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经济指标基本完成。始终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以园区工业发展为抓手,不断提高服务企业质量和水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5万元,同比增长15.5%;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5亿元,同比下降34.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3亿元,同比增长9.95%;完成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总额9963万元,同比增长20%;完成招商引资内资4.87亿元,占任务数147.57%;旅游接待人数达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94.27万元,同比增长38%。
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的理念,加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力度。云南友源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环保新型材料生产建设项目、昆明滇清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晋宁区生物资源化利用处理项目、云南筑城混凝土有限公司三个亿元项目顺利完工,成效初见。云南奥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项目、昆明锦丰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配合做好晋宁未来城项目落地规划设计等协调服务工作。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坚持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全镇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95元,同比增长9.1%。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经营功效,因地制宜,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3家,专业合作社员达1320户。粮食播种面积1.75万亩,产量达0.5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83万亩,产量达10.51万吨;园艺、花卉种植面积0.72万亩,产鲜切花5亿枝;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14770.6亩。圆满完成全镇经济普查清查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
(二)农村发展全面推进
农村面貌逐步改善。扎实开展“七改三清”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美化亮化村庄环境。积极筹措资金260万元,以奖代补方式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提供经费保障。以“一村一亮点”创建示范村为抓手,实现全镇53个自然村创建全覆盖,创建合格率86.79%。三多大村、宝兴小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村;小朴村顺利通过省级卫生村复审,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286万元完成三多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投入259万元完成牛恋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入125万元完成竹园双深沟村多功能活动室建设项目;投入216.6万元完成宝兴小村等5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及洗澡塘新村建设道路挡土墙修复工程;配合完成大和线五条通村公路建设及宝兴道路大修工程;投入55万元完成段余线等三条路面大中修工程及鲁纳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投入251.6万元完成金砂、科地及洗澡塘三个村委会7个自然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投入346.4万元完成牛恋村委会石将军村多功能活动室建设等三个移民项目;投入836.78万元完成宝兴中、小村等5条9.17公里机耕路新(改、扩)建;投入192.2万元完成三多等5个村委会农田电网改造;投资249万元完成宝兴老菜地改造项目建设。累计投入34万元对西干渠、北灌沟进行清淤除障。配合完成河泊、金砂等6个村委会生活电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东南绕城高速改道改渠二次征地,稳步推进4个村委会滇中引水项目征借地工作。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脱贫退出“10项指标”,扎实抓好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以洗澡塘省级贫困村脱贫出列为重点。按照“七个一批”帮扶措施,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动态管理,找准致贫原因,突出精准发力,实施危房改造73户143人,补助176.8万元;重点对2014年建档立卡脱贫户进行精准脱贫巩固,投入87.85万元完成洗澡塘4个自然村村容村貌提升改造工程。通过产业引导、技术培训、健康帮扶等各项脱贫措施,不断激发帮扶对象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不让群众在奔小康路上掉队。
(三)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滇池治理持续深化。注重源头治理,提升水源地村内环境整治,配合完成柴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防护网建设工程。围绕改善河道水质,抓实河道管护,落实河道日常巡查保洁机制,加大排污口、污染源、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力度,利用工程措施,从源头杜绝污染。投入110万元配合完成上蒜柴河、茨巷河沿岸及环湖路沿线3个片区12个行政村村内支次管网改造工程;投入24.5万元完成集镇入街口等4个片区的截污工程。投入749.9万元对158条田间排管沟渠进行清淤和改扩建;加大滇池保护治理宣传力度,建立镇、村、小组 “二级河长三级治理”体系,明确保护管理责任主体,实现河长制工作全覆盖。加强湖滨湿地管护工作,组织开展湖滨湿地环境综合整治3次,河道清“四乱”整治1次。
矿山修复成效显著。为保护自然资源,实施“三级巡查工作机制”,加大矿山日常巡查检查力度,杜绝矿山关而不停。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完成宝兴黄牛坝、小朴大石头山片区砂石料等9个矿点980亩生态修复任务,占全区修复任务的78.1%。矿山监管取得实效,生态修复成效明显,为坚决守住青山夯实了基础。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加大违法建房、乱倒烂菜叶、建筑垃圾及占道经营等现象的巡查和整治力度。除完成6宗39118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任务外,拆除违法违章建筑5宗448平方米。持续加大对偷采盗采矿产资源和乱倒废菜叶的打击力度,全年查处偷采盗采矿产资源15起,查获乱倒废菜叶5起,劝阻占道经营170余次。全力做好林地资源管护,加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切实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严防死守,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完成义务植树8.1万株、样板林种植5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
(四)民生保障日臻完善
教育文化协调发展。持续巩固学前教育普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入学率达100%。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修订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激发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投入22.094万元,对在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成绩进步学校及中高考成绩突出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形式,持续开展“庆元旦·迎新春”歌舞大奖赛、“石将军”篮球赛,通过各类舞蹈比赛和体育活动,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加大,新办理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380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续费20194人,续费比例达96.74%。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50人,转移收入927.88万元。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103户,贷款资金1030万元。严格按照“三审三公示”程序,实现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发放生活保障金148.4万元,受理医疗救助申请 23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9.35万元。发放特困人员各类补助资金22.06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资金 425.93万元,发放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保健补助1035人78.44万元。全面抓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积极组织无偿献血工作,完成义务献血365例,占任务数的107.35%。办理发放义务教育奖学金11.54万元,发放独生子女低保户补助7.21万元,发放独生子女奖励扶助金77.64万元、独生子女特别扶助金28.38万元。
民生实事基本完成。一是完成三多、竹园、宝兴、科地人员密集区、入村路口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工作,逐步扩大视频监控覆盖范围;二是完成上蒜一小至小江渡村口道路扩宽硬化工程;三是完成宝兴老菜地改造提升工程;四是完成段余线大中修及绿化工程;五是完成柳坝至上蒜机耕路硬化工程;六是完成唐冲村内道路硬化工程;七是段七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因施工原因未完成。
(五)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利用会议、网络、微信、广播开展全民宣传和动员。制作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发放宣传挂历14000份,制作固定宣传展板3块,宣传海报100余份,宣传标语150条,设置举报箱16个。加大侵占村集体资源行为的摸排清理,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社会乱点得到有效管控。继续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侦办各类刑事案件108起,破获81起,抓获作案人员59人次;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42件,治安拘留85人次。继续深化禁毒防艾工作,加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管理,教育转化3人。受理市、区来信来访件125件,办结125件,办结率达100%。积极推进平安村创建,完成段七等9个村委会达标创建工作,牛恋等5个村委会通过“平安村”复核验收。继续加强村级群防群治,全面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流动人口管理及领导接访包案工作, 有效杜绝群体上访事件发生,有效处置违法上访,积极引导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从源头上杜绝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社会环境总体稳定。
安全生产保持高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紧盯重大节假日,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工作,加大动物防疫检疫、农残检测等工作,从源头上严把食品安全关。利用赶集天开展安全宣传,不断加大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及农机安全检查工作,深入企业及重要场所168家次,排查隐患84项,整改78项。督促各行业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开展针对性强的应急演练4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政府效能有效提升。坚持依法治镇,规范行政执法,认真梳理行政处罚、行政确定等其他网上办理流程的政府权力清单,完善办事流程。以争创文明机关为抓手,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及能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民服务中心成功创建成昆明市“五星级为民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目标。扎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落实服务事项首问首办制,切实转变行风政风。切实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核、修改完善小额工程项目招投标、“三重一大”等制度,项目资金、财务收支等重点领域管理不断规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监管力度,行风政风持续好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切实提高办结率,竭尽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积极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也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上蒜镇人民政府,向在全镇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上蒜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上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包装储备不足,财政增收乏力,经济增速相对缓慢;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较短;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滇池治理、矿山修复、河道治理任重道远;四是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与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还有差距;五是社会建设中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程度不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仍然存在;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效能不高、少数干部攻坚克难勇气不足、作风不实,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重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攻坚之年,做好2019年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市委、市政府将晋宁作为昆明市大健康产业核心区,上蒜将成为晋宁大健康产业的新引擎,抓住未来城项目建设契机,利用我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上蒜经济社会发展加足马力。
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区委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把晋宁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一环五片区”“一园五基地”“一线五特色”规划功能布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生态兴镇、依法治镇,加快建设富强上蒜、开放上蒜、生态上蒜、文化上蒜、幸福上蒜。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全面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步伐。
一是抓产业,力促经济发展。利用上蒜的交通区位、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借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推动土地流转,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业大户转变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休闲、观赏等环节连为一体,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村。
二是强基础,提升农村品质。坚持生态建设,美化人居环境,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础在先,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抓好事关民计民生的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七改三清”长效整治行动,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收集处理。抓实生态宜居建设,大力实施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力做好宝兴小村生态宜居提升改造项目、段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牛恋石将军田间道路硬化工程、三多马家塘进村道路硬化工程、金砂新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洗澡塘李官营村多功能活动室建设项目、鲁纳东下营村内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三多“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及五福村微改造项目建设,实现村庄“干净、整洁、路畅、景美”的乡村特色,不断提升农村品质。
三是善治理,增强内生活力。完善乡村制度建设,整合乡村各个群体的力量,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利用各种培训及劳动力引导措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持续强化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乡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消除黄赌毒盗拐骗的社会基础,维护好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治理有效的农村自治格局,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二)着力服务重大项目,助推产业经济发展
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交通、文化等优势,全力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以晋宁未来城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投产项目运行管理服务工作。加大科技研发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用好用活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增强上蒜基地企业的科技含金量。
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服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党政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优化拓展园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空间,积极配合上级职能部门加大对“僵尸企业”清理整顿工作,探索建立未履行投资协议、低效用地、高能耗企业退出机制,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有效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是调整产业布局,寻找增长点。全力做好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摸清家底。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大健康产业的需求,逐步调整产业布局,突破园区发展瓶颈,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产业,为把上蒜打造成康养旅游产业的核心区打牢基础。
(三)发掘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依托优质的滇池岸线资源和生态优势,主动融入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发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做好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新篇章。
一是打造康养旅游核心载体。晋宁未来城项目开工在即,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滇池沿岸线的原生态湿地,以白鱼河湿地公园,沿岸村庄为载体,大力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打造特色旅游村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二是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线。上蒜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气息浓厚,要充分依托石寨山古墓群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砂村历史村落打造、上蒜人民公社修缮项目,力争打造一条文化旅游示范带,充分展示上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发展“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旅游线。
三是大力开发农特产品。充分挖掘渔文化和农耕文化元素,以臭豆腐、糟鱼、野生菌等美食为抓手,发展美食文化,鼓励有条件的个体或企业进行农特产品规模化制作和销售,注重品牌培育,强化包装宣传,开发一批具有上蒜特色的农特产品系列,通过旅游发展等多种形式,打响上蒜农特产品品牌。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滇池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继续落实落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狠抓滇池治理三年攻坚项目落实。完善村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持续做好滇池一级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大河道及湿地“三乱”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按照“二级河长三级治理”体系,督促相关部门主动履职,充分调动村级河长积极性,切实抓好入滇河道治理,杜绝“上热下冷”现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耕地保护,扎实做好“大棚房”整治、农田非农化等侵占基本农田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强化日常巡查,严厉打击偷采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加大违法建设等行为的综合整治力度,严守生态底线。
三是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加大对森林资源的流失和破坏问题的管控,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杜绝毁林开荒。持续做好义务植树、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五)强化民生服务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好事关民计民生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社会服务保障。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脱贫不脱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发展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实现转移就业新增收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好牛恋互助养老站建设,完成段七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推进文化体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全力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确保检查率达100%。
二是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强化“三资”管理,有效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快镇村综治中心建设,巩固“平安村”创建成果。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矛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信访积案矛盾化解,净化乡村社会环境。
三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实施一批农村发展急需、群众急盼的好事、实事:一是完成三湾线(三多段)扩宽硬化工程;二是完成湾村进村道路硬化工程;三是完成上蒜、鲁纳、洗澡塘人员密集区、入村路口视频监控安装工作,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四是完成石将军集镇“光亮工程”;五是完成牛恋村农田电网改造工程;六是完成河泊村花树沟三面光建设工程;七是完成鲁纳小组村口地质滑坡点治理工程。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高效行政
做好新时代的政府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信守承诺,强化政府公信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创新公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及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对重大的决策实施听证,对重要事项进行公示,对重点工作进行通报。
二是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规范政府各项制度,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三重一大”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严格控制支出,确保收支平衡,扎实做好村级“三资”清查核实工作。坚持用制度管人,坚决整治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问题,不断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三是全面提高政府效能。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扎实做好“互联网+政务”工作,不断优化办事创业营商环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提振干部精气神,杜绝“慵懒散”,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干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团结凝聚力量,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掀开上蒜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名词解释
1.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三大攻坚战:是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表述,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
4.七改三清:“七改”指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三清”指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5.“七个一批”帮扶措施: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工作举措,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务工增收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健康救助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的措施。
6.二级河长三级治理:镇、村按河(渠)库(塘)分别设立河长,村民小组设立专管员,实现河长制工作全覆盖。
7.“清四乱”行动:自2018年7月20日起,用1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8.三级巡查工作机制:为打击偷采盗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我镇采取的日常巡查工作机制,主要指工作时间国土所日常巡查,下班及节假日期间值班组巡查,执法队夜间巡查。
9.三审三公示:为确保真正把生活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范围的评审工作机制。三审指村级初审,镇级复核,区级会审。三公示指村、镇、区三级审核后均进行公示。
10.三重一大:指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大额资金使用。
11.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2.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3.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4.—环五片区:即环滇池53公里岸线的古滇名城片区、大健康产业片区、大遗址公园片区、晋宁未来城片区、腾俊国际自由贸易港片区。“一环五片区”将作为未来晋宁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圈层,具有高度契合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产业发展潜能,将是晋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区域。
15.—园五基地:即晋宁工业园区包含的晋城、宝峰、青山、二街、上蒜五个基地。片区内多为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在当前和今后,都是支撑晋宁财政稳定收入的重要支柱。
16.—线五特色:包含宝峰街道、双河乡、夕阳乡、六街镇在内的板块,集绿色天然氧吧、民俗文化秘境、世界恐龙遗迹、原生态农耕文化、乡村美食天堂五大特色于一体,与其他片区相辅相成,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平衡晋宁区域经济发展。
17.僵尸企业:是指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即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来维持生存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产生效益,却依然占有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严重妨碍新技术、新产业等新动能的成长。
18.三资:指资金、资产、资源。
19.四议两公开:是指村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的一套基本工作程序。“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20.光亮工程:指通过安装太阳能、电能路灯等照明设施,提高夜间出行安全。
21.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2.互联网+政务服务:指以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普惠化为主要内容,以实现智慧政府为目标,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连接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办事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集约化、高效化、透明化的政府治理与运行模式,向社会提供新模式、新境界、新治理结构下的管理和政务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