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晋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29万各族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 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7%,2011-2013年间年均增长15.4%(见图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7.68亿元、52.81亿元和25.5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6%、16.8%和11.5%;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0.3%、67.7%和22.0%;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2:54.5:26.3调整为18.4:55.0:2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84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2.0%,2011-2013年间年均增长14.2%(见表1)。
图1:2011-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表1:2011-2012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值及增长速度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 |
19838 |
23672 |
29346 |
32842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
13.8 |
14.0 |
16.6 |
12.0 |
就业人员稳定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总数为19.98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在岗职工3.13万人,比上年增长3.4%。
劳动生产率持续稳步提高。2013年每个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地区生产总值与年末从业人员之比)达到48079元,比上年的42406元增加5673元,增长13.4%。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2011-2013年年均增长29.1%(见图2)。
图2:2011-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7亿元,实现增加值17.68亿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7.8%和7.6%。农业总产值中,“蔬花奶”产值达到21.31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0.6%,比上年实际增长18.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52万亩,比上年减少2.62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3.51万亩,减少1.13万亩;油料面积0.82万亩,减少0.26万亩;烤烟面积1.7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播种面积20.35万亩,减少0.43万亩;花卉种植面积3.91万亩,减少1.22万亩。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2013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3年 |
比上年增(+)、减(-) |
|
绝对量 |
% |
|||
粮食 |
万吨 |
4.96 |
-0.36 |
-6.8 |
其中:谷物 |
万吨 |
4.13 |
-0.18 |
-4.2 |
豆类 |
万吨 |
0.29 |
-0.05 |
-14.7 |
薯类 |
万吨 |
0.54 |
-0.13 |
-19.1 |
油料 |
万吨 |
0.12 |
-0.02 |
-14.3 |
烤烟 |
万吨 |
0.21 |
-0.02 |
-8.7 |
蔬菜 |
万吨 |
39.59 |
0.82 |
2.1 |
鲜切花 |
亿枝 |
24.72 |
0.66 |
2.7 |
水果 |
万吨 |
0.44 |
0.01 |
2.3 |
年末大牲畜存栏2.62万头,比上年增长0.3%;年末生猪存栏12.45万头,比上年下降0.5%;年末饲养家禽260.06万只,比上年减少11.4%。主要畜牧产品产量见表3。
表3:2013年全县主要畜牧产品产量
畜牧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3年 |
比上年增(+)、减(-) |
|
绝对量 |
% |
|||
肉类 |
万吨 |
3.44 |
0.13 |
3.9 |
其中:猪肉 |
万吨 |
2.47 |
0.09 |
3.8 |
牛肉 |
万吨 |
0.15 |
0.02 |
15.4 |
羊肉 |
万吨 |
0.05 |
-0.00 |
-0.0 |
禽肉 |
万吨 |
0.77 |
0.02 |
2.7 |
奶类 |
万吨 |
3.25 |
0.07 |
2.2 |
禽蛋 |
万吨 |
1.70 |
0.38 |
28.8 |
年末耕地面积17.24万亩,人均耕地0.59亩,分别比上年下降3.5%和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1.59亿元,增长11.2%。工业经济继4月份以来呈现波动性增长的态势见图3,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增减见表4。
图3: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表4:2013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3年 |
比上年增(+)、减(-) |
|
绝对量 |
% |
|||
磷矿石(折100%) |
万吨 |
1905 |
382.22 |
25.1 |
铁矿石 |
万吨 |
21.5 |
1.1 |
5.3 |
饮料酒 |
千升 |
816 |
23.8 |
3.0 |
黄磷 |
万吨 |
3.67 |
0.90 |
32.7 |
生铁 |
万吨 |
9.8 |
-3.2 |
-24.3 |
砖(折标准砖) |
万块 |
6885 |
213 |
3.2 |
农用化学肥料 |
万吨 |
8.7 |
-4.2 |
-32.7 |
其中:磷肥 |
万吨 |
8.7 |
-4.2 |
-32.7 |
焊接钢管 |
万吨 |
21.9 |
10.7 |
95.7 |
光学仪器 |
万台 |
76.5 |
16.6 |
27.6 |
硫酸 |
万吨 |
8.9 |
-1.7 |
-16.0 |
磷酸一氨 |
万吨 |
7.2 |
-6.4 |
-47.0 |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01亿元,比上年下降20.6%。按经济类型完成产值情况分,国有经济3.20亿元,增长146.2%;集体经济6.21亿元,下降21.5%;其他经济类型6.60亿元,下降39.4%。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14.41亿元,下降11.1%;安装工程产值0.85亿元,下降22.7%;其他工程产值0.75亿元,下降73.2%。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5339元/人,比上年减少3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8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6.56亿元,增长39.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02亿元,同比下降19.8%。
分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0.30亿元,占0.2%,比上年下降4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42.02亿元,占35.7%,比上年下降1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75.50亿元,占64.1%,比上年增长127.4%。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见表5。
表5:2013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率
|
2013年完成(亿元) |
比上年增(+)、减(-)% |
合计 |
117.82 |
36.8 |
农林牧渔业 |
0.30 |
-41.2 |
采矿业 |
2.30 |
-20.7 |
制造业 |
38.42 |
-21.7 |
电力燃气及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0 |
182.6 |
建筑业 |
0 |
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02 |
33.7 |
批发和零售业 |
0.47 |
-32.9 |
住宿和餐饮业 |
0.23 |
-59.6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0 |
0 |
金融业 |
0 |
0 |
房地产业 |
36.56 |
39.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0 |
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0.12 |
-60.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8 |
305.9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0.21 |
162.5 |
教育 |
7.6 |
52.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0.79 |
393.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27 |
100.0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7.43 |
58.1 |
五、商贸旅游业
全年完成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6.11亿元,增长2.0%;零售业销售额21.98亿元,增长11.5%;住宿业营业额0.29亿元,增长4.5%;餐饮业营业额4.86亿元,增长3.6%。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零售额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完成零售额10.04亿元,增长30.1%。按行业分,批发业3.28亿元,比上年下降1.1%;零售业16.97亿元,增长19.3%;住宿业0.06亿元,下降25.0%;餐饮业4.79亿元,增长15.8%。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5.78亿元,比上年下降11.4%;非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19.32亿元,增长26.8%。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4.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11.1%。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行业完成增加值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达55430.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6%;年末运输车辆8583辆,比上年增长7.0%;其中载货汽车8247辆,载客汽车336辆,较上年分别增长7.1%和2.8%;年末从事交通运输从业人员1.09万人,增长11.8%;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3.68亿元,增长26.0%;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739万吨,比上年增长20.0%;客运量完成2136万人,比上年增长100.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13万户,户联网用户1.98万户,分别增长2.3%、13.2%和16.5%。
七、金融保险业
全年金融保险行业完成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2.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6.58亿元,比年初增加19.05亿元,增长16.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71亿元,比年初增加20.95亿元,增长33.9%,2011-2013年年均增长21.1%(见图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28亿元,比年初增长15.9%。
图4:2011-2013年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总量及增幅
(单位: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承保总金额17.64亿元,实现保费收入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支付各类赔款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八、科技、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
全年科技事业本级财政投入4286万元,比上年增长24.9%;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1%;全年新增专利申请授权量86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称号。
全年教育事业本级财政投入44145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年末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39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05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932万人;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高中阶段高考成绩上线率达99.9%。
全年县级财政医疗卫生事业投入7879万元,年末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681人,拥有床位987张;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3.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6%。
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10万册,有线电视用户7.91万户,数字电视用户4.76万户,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0.7%;全年参加县以上体育运动竞赛获奖牌26枚;其中金牌6枚。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环境保护投资额达5.19亿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为5.4%;单位GDP水耗9.71吨,地表水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废气处理率均达到100%,年内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为99.7%;年末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21平方米,县城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5%和39.6%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20.3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2%;全社会用电量为9.7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1%;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93%,单位生产总值电耗比上年下降0.52%。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25起,死亡8人;发生火灾事故10起,损失金额401.87万元;发生工伤事故死亡3人;全年发现受理的治安案件30788件,刑事案件立案2694件,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3.5%,破案数同比上升8.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0.50‰,死亡率为5.15‰,自然增长率为5.35‰;年末全县城镇人口为11.2万人,城镇化率达38.1%,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8元,比上年增长12.3%,2011-2013年期间年均增长14.6%(见图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524元,比上年下降31.6%;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
图5:2011-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单位:万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28元,比上年增长18.4%,2011-2013期间年均增长18.9%(见图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95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6.9%。
图6:2011-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单位:万元,%)
2013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53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0%。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34万人,转移就业1.58万人。 (注: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