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宁区从提高环卫作业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入手,下足“绣花”功夫,实现了清扫保洁“精细化”,垃圾处置“无害化”,公厕管理“标准化”,垃圾分类“常态化”,显著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
一是清扫保洁“精细化”。晋宁区在清扫保洁作业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其中,“人机结合”清洗模式实现了机械与人工的深度融合、“白+黑”作业制度确保了全天候的清洁覆盖,“吸、冲、扫”三位一体的保洁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为充分利用清晨行人和车辆较少的特点,每日7点前完成人工普扫,有效补充白天人流密集区域的清扫难点。同时,通过阶梯编组的方式对辖区内主要干道、重点区域的机动车道进行机扫作业清扫保洁,确保了清扫保洁的全方位覆盖。此外,加强日常城区道路洗扫、洒水降尘的频次,并扩大洗扫范围,重点对城市人行道、路牙石等部位进行精细冲洗,对隔离护栏、公交站牌等“城市家具”和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进行深度清洁,确保路见本色、亮丽如新。
二是垃圾处置“无害化”。集中收集转运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置。制定了《昆明市晋宁区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晋宁区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遵循“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置”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有序、高效地处理。积极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同时,督促环卫企业履行好职责,保证设备配齐、员工配强,确保生活垃圾清理、转运、处置到位。2024年1至6月共处置城区生活垃圾9685.98吨,农村生活垃圾32407.03吨。
三是公厕管理“标准化”。定人、定厕、定时保洁,深入开展公厕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建立常态化管理维护机制,坚持公厕管理无缝隙、全方位,保持公厕干净整洁实时化、常态化,公厕日常消杀规范化、持续化。按照“三有三无”管理标准,对洗手台、便池、隔板门、坡道扶手等设施及卫生死角,进行冲刷擦洗,保持厕内外地面、立面、厕位干净整洁;同时,加强宣传引导,逐步统一公厕标识标牌,方便市民游客更加便利地找到公厕。进一步营造干净卫生、利民便民的如厕环境。
四是垃圾分类“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趣味游戏、模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活动,推进垃圾分类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加强对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小区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指引标识、宣传牌、公示牌等。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晋宁区已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6个(和泰嘉园、荣合金岸、佳和小区、和润佳苑一期、和润佳苑二期、和璟佳园),其中包含4个强制分类示范小区(和泰嘉园、和润佳苑一期、和润佳苑二期、和璟佳园)。
接下来,晋宁区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秉持“绣花”般的精细与专注,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高效优势,加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同时,积极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切实提升环卫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