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坚持“134”工作法
深入开展涉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自全省开展涉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晋宁区聚焦助残惠残资金、项目、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坚持“134”工作法,强化问题排查整改,确保各项扶残助残政策落实到位,不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一个基调,推动问题整改。始终坚持“刀刃向内”,推动涉残领域突出问题整改。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及残疾人服务机构的主体责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不回避、不遮掩,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推动纠治整改,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对发现的问题疑点深入开展核查,深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管理缺陷及服务短板,立行立改、务求实效,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问题整改10个。
坚持三个维度,推进专项整治。一是坚持上下联动抓整治,每月集中各乡镇(街道)残联召开晋宁区涉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分析调度本月专项整治工作,将整治工作从区级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整治工作纵向到底;二是坚持协调联动抓整治,定期集中区级相关部门召开晋宁区涉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强化残联、教体、民政、财政、人社、卫健、医保、税务等部门协作配合,定期会商、研判整治工作,切实排查整改突出问题;三是坚持联合下沉抓整治,联合区纪委监委驻区公安分局纪检监察组,下沉到乡镇(街道)指导整治工作,帮助乡镇(街道)残联查找存在问题,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累计召开整治工作调度会、联席会8次;联合下沉开展指导检查5次,发现问题16个。
坚持四个着力,确保整治实效。开展涉残领域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通过加大扶残助残政策宣传工作力度,辖区残疾人对扶残助残政策知晓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通过健全残疾人共享辅助器具使用管理工作制度,共享辅具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规范;三是通过加强对残疾人死亡后残疾人证注销工作的管理,残疾人信息数据更新更及时,提升了残疾人服务工作的及时性;四是残疾人证办理效率得到提升,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到位。通过优化流程,压缩工作时限,残疾人证办结时间从30天缩短至15天,做到了当月鉴定当月办证次月享受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当前,专项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晋宁区残联坚持边查边改,发现上报问题后,立即进行整改,通过找问题抓整改促进工作,不断提升残疾人工作质效,增强残疾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