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街道简介
多肉森林
宝峰街道位于晋宁区南部,国土面积151.7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245平方公里,海拔1960米,平均气温14.2℃。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36个村民小组,3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7782户19123人,总人口(含流动人口)近2.2万人。2009年9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宝峰镇并入昆阳镇。2017年3月昆阳街道析置为昆阳街道和宝峰街道,3月31日宝峰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离昆明市区约50公里,距离晋宁城区12公里,距离滇池环线15公里,具备与环滇池旅游圈快速联动的优势条件;距离玉溪市红塔区20公里,是昆玉同城化的核心腹地。晋红高速(宝峰出入口)、昆磨高速(清水河出入口)、昆洛公路、中老铁路宝峰物流站(已建成)等快速交通条件极为优越。
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宝峰街道是晋宁区“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县创建的主战场,是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多年的深耕经营形成了以月季基地、多肉基地、绣球基地等为主导的优势花卉产业基础。全街道花卉种植面积约2.4万亩,占全区花卉种植总面积近40%,花卉种植企业100余家,高标准设施栽培面积3600余亩,年产切花超14亿枝(盆),产值近15亿元。同时培育出了以云上俏、涵鲜渗、花开曦淇等为代表的本地企业品牌,并推动形成了以启信耘志等从事基质生产,宝然农业、驮铃科技等从事花卉资材服务,国际花卉物流中心从事冷链物流、线上线下交易,大春河花卉引领花旅融合的花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宝峰街道园地总面积2.4万余亩,也将为花卉设施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随着艾蔷薇月季种质资源基地、晋宁区现代花卉产业园、云天化现代化花卉示范园、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建成运营,清水河月季村、双龙绣球村、青龙古村等“一村一品”特色村不断提质,宝峰花卉全产业链发展已初见成效,宝峰花旅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宝峰工业基地规划面积3.5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01平方公里(3000亩),工业企业56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户。以“7-11工厂项目”、百威啤酒、龙腾乳业、食用菌种质资源及菌种中试车间等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宝峰产业基础,宝峰绿色食品园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宝峰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76万元,限额以上零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8.13%,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0.81%,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74%。新签约项目5个,新增入库项目7个,晋宁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强林乐家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1.1624亿元。谋划储备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5.4亿元。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宝峰之名取于“山峰藏宝”之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产。1300多年前曾被设立为万水县,又地处彝汉文化交融之地,地方文化渊远流长又别具特色,无论是山歌调子,还是花灯小唱,都体现出一股热情、大方、风趣的火辣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花灯、秧鼓、山歌调子、板凳龙、正月接佛、民间斗鸟会等地方特色浓郁的文艺活动形式是宝峰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特产,其中宝峰正月接佛民俗文化、宝峰调子会、宝峰板凳龙舞等已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峰街道围绕这些文化资源,定期开展各类文旅活动,其中宝峰调子会迄今已举办24届,影响力和知名度逐年扩大。独具特色的宝峰麻辣鸡、黄焖鸭(鹅)、黄焖羊、带皮牛肉、野生菌等,打造了宝峰特色的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1个,多数古建筑保存完好,辖区宝泉寺建筑恢宏,古色古香。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宝峰街道中心幼儿园成功评定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幼儿园,宝峰一小教学楼新建、宝峰中学教学环境提升等项目获得资金保障,宝峰第二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辖区挂牌成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2个,成功申报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区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