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镇

六街镇简介

荷兰豆全景

一、基本情况

六街镇位于晋宁区东南面,海拔1950米,东邻晋城街道,南与玉溪市江川区、红塔区交界,西连宝峰街道,北接上蒜镇。镇政府驻地六街村,距城区约28公里。全镇总人口14126人,辖区国土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2009年10月撤乡建镇,主动全面加快融入区发展。今日,六街镇已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六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多样。镇辖区范围内古迹众多,现今遗存大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到1982年止,全镇主要古建筑10处、古桥梁及水利设施1处、主要石刻和碑4项,主要古建筑有“三教殿”“城隍庙”“大佛寺”“古戏台”。有新寨、干海两个彝族传统村落,其中新寨村在2014年被评列为国家级第一批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名单,被云南省列为2015-2030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6年六街民间舞蹈“颠乐”以新寨村为代表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六街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六街境内四面群山环抱、奇峰争秀、层林叠翠。山林、沟箐、泉水、坝塘构筑六街优良的生态本底,泉水绕悠乡、碧塘连沟箐、沟箐接青山、青山护生态。共同构成滇池的生态防护缓冲屏障,往北涵养滇池、往东南与玉溪抚仙湖联系。六街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六街镇地处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年气温变化平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900毫米。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植物类900多种,以云南松、冷杉、华山松、柞叶为主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及灌林丛等类型为主。矿产资源有磷、铜、煤、铁、沙、石等矿藏资源,尤以东边山5.5千米范围内的磷矿资源储量多,且以品位高、破土见矿著称,被誉为“磷都之乡”。

二、经济指标

全镇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兴镇”经济发展目标和“绿色生态农业小镇”产业发展定位,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明确发展方向,优化经济结构,创新工作举措,全镇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2024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5万元,完成全年预期目标1720万元的10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62万元,完成预期目标8000万元的114.5%。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数3个,协议总投资3817万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烤烟、荷兰豆、西葫芦、西兰花等作物为主。

野生菌2

三、特色产业

一是做强“一颗豆”为引领的蔬菜产业。围绕种质资源、科学耕种、市场服务等,着力突破数字化市场改造和延长产业链这一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选优配强以“一颗豆”为引领的蔬菜产业。依托年交易额10亿的荷兰豆市场,投资600万元启动六街镇荷兰豆智慧农批市场提升改造项目,推动荷兰豆产业向数据化、智慧化、平台化迈进。积极争取省农科院支持建设优质荷兰豆繁育基地,2022年在龙王塘村建设了60亩优良荷兰豆繁育种基地,全国豆类种质资源库492个品种在六街落地发芽,通过科研助力,将荷兰豆产业链前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争取推进荷兰豆加工及预制菜厂房建设项目落地,丰富发展新业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探索建立大营村荷兰豆水旱轮作、控肥减药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科学高效种植。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与深福邦集团的合作,推动2200万西餐配菜项目落地投产,打造青菜村成为晋宁区西菜第一村。

二是拓展“一朵菌”为优势的林下经济。围绕保育促繁、林下资源保护开发、三产融合发展等,拓展以“一朵菌”为优势的林下经济。打造2000余亩野生菌促繁基地,辅以除草、修枝、洒水等促繁技术,实现野生菌产量和品质双增长。孕育出“拾菌季”“半山半水半城鲜”“六街一朵菌”等菌文化品牌,以识菌、拾菌、食菌作为主要特色,全年接待省内外观摩研学、游客等60批700余人次,基地申报成为省级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食用菌“两类”基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等。

三是提升“一枝烟”为支柱的民生产业。围绕增收致富、粮食安全等,做好“一支烟”为支柱的民生产业。通过优化布局,加强核心烟区保护,规划50亩以上连片地块21片,产烟量达万担。2024年,新增烤烟面积200亩,完成烤烟移栽面积4000亩,提升烤烟质量,实现烤烟税收450万元,同比增长5.6%。

四是培育“一张名片”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围绕青山绿水、文化再现、非遗传承等,培育以“一张名片”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高质量举办春节开街文艺展演、“绿六杯”村超篮球赛、“包晌午”、盛姆春桃民俗活动、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推介六街系列活动。保护利用农业遗迹、红色演绎、少数民族非遗、传统村落等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提升六街文化影响力,扩大六街知名度,聚集乡村旅游人气。近年以来,通过培育各类节庆活动,每年新增游客约1万人,实现旅游较同期相比增加15%,为六街本地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

五是打造“一潭水”为底色的山水经济。围绕水资源,打造水美村镇,润色山水经济,打造以“一潭水”为底色的山水经济。常态化开展好水库、坝塘、河道、沟渠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引导督促种养殖户控肥减药,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排乱堆乱放。做好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工作,充分发挥尾水回灌工程生态效益。全力配合推动晋宁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涉及六街柴河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内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力争纳入省级项目盘子。

四、社会事业(2024年)

一是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共发放社会救助各类补助资金117.34万元。全镇养老保险参保4706人,参保率84.00%,社保卡激活率达91.78%。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投资27.5万元对龙王塘、干海、青菜3个村的供水管网进行养护更换。积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年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815件,办理率达100%。荣获全区首家“信用镇”称号,帮助办理创业贷、小额信贷等共计17人,发放贷款327万元。

二是教育医疗保障有力。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综合检查40余次,切实关爱未成年健康成长。积极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资助困难学子1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完成六街一小、二小合并办校。持续巩固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推进健康昆明行动。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1166名,完成无偿献血239人,总献血量68110ml。持续推进艾滋病防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筛查HIV抗体检测8403人次。

三是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首届“菌游六街”乡村文化旅游节,打造系列体验活动,带动销售野生菌1000余公斤。建成群众体育多功能运动场,恢复举办第八届“绿六杯”篮球赛,春节“开街”“盛姆春桃节”“包饷午”等民俗文化活动依旧火热。全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17次,接待游客3万人次,旅游收入稳步增长。启动市级文保单位保护性修缮,推动文保事业健康发展。

晋宁官方微博

昆明晋宁发布

晋宁官方微信公众号

晋宁区微信号

www.kmjn.gov.cn  晋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滇ICP备190119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202530194号    

联系电话:0871-67892322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20001  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