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动态
革除旧俗立新规,新风拂润街巷间 ——晋城街道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生根

新风浸润乡野间,文明振兴正当时。近年来,晋城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移风易俗工作为抓手,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转变。通过“共识引领、共建约束、共享成果”三条路径,营造党群一心“建设幸福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让乡村环境“面子”和群众精神“里子”焕然一新。

共识——抓好关键少数,让文明引领有例可鉴。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晋城街道聚焦干部职工、各村(社区)党员代表等关键少数人员,充分凝聚共识,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想上,做政策“传声筒”,各村(社区)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座谈活动,结合实际、直面症结,用接地气的“乡音土话”阐明深化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鲜活教材,深入浅出地剖析大操大办带来的经济负担与资源浪费,让文明新风的种子悄然播撒。行动上,做落实“先锋队”,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承诺婚事新办不铺张、丧事简办不奢靡、余事不办树新风,严格控制宴请桌数和标准,发扬文明、简朴、节约的新风尚,以实际作为带动亲友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同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将移风易俗纳入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护老爱小,厚植淳朴清朗的文明新风正气。

共建——抓好共约修订,让文明约束有章可循。面对农村陈规陋习,晋城街道始终旗帜鲜明的反对,大刀阔斧的抵制。“村规民约”为着力点,充分发动群众、代表,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讨,逐步修改完善,将“厚养薄葬”“节俭办丧”“破除迷信”等移风易俗观念纳入条约中,并公示于村内醒目位置,让群众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红白理事会”为落脚点,聚焦村内婚丧嫁娶等民生事务,选拔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村民为成员,为红白事提供指导服务,严格按照客事操办流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协助居民操办,减轻经济负担,确保红白宴席文明有序。“量化评比”为支撑点,围绕卫生整治、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等文明内容,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的挖掘评选活动,让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草根英雄”树为文明标杆,涵养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

共享——抓好宣传实践,让文明成果有目共睹。晋城街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广播、微信公众号、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深入宣传殡葬改革、婚育新风、绿色节俭等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革除陋习,成为移风易俗的先行者。以传统佳节、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植树造林、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爱老孝老美德,增进党群互动,营造邻里和谐氛围。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盘龙寺烈士陵园、麻栗园村唐淮源墓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祭扫活动,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将缅怀先烈与摒弃陈规陋习相结合,激发干部爱国奉献精神,带动绿色祭扫风尚。做好祭扫服务保障,聚焦清明、冬至等民俗祭扫节点,引导教育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文明低碳祭扫,要求值班人员做好巡逻督促检查、消防物资准备,及时劝阻违规用火行为,全力保障群众祭扫需求。

文明微光汇聚星河,点滴善举照亮未来。晋城街道在具体生动的实践中从善如流和崇善向美的风尚逐步形成,在互帮互促的氛围中服务温度与治理水准逐步提高。其中,三合村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乡镇命名,为街道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典型示范。下步,晋城街道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巩固和扩大移风易俗成果,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的街道环境而不懈努力。

图片17

图片2

图片15



晋宁官方微博

昆明晋宁发布

晋宁官方微信公众号

晋宁区微信号

www.kmjn.gov.cn  晋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滇ICP备190119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202530194号    

联系电话:0871-67892322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20001  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