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晋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变“坐等诉求”为“下沉把脉”。围绕“康养旅居产业”专题,区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于2025年6月26日主动叩响企业大门,深入产业一线,上门“坐诊接诉”。
“坐诊”现场
先后走访五福村滇池·陶花里和古滇七彩云南度假区,赵晓红局长作为“服务官”,与企业负责人、运营团队围坐恳谈和现场问诊,以“望实情、闻诉求、问难点、切症结”的务实作风,精准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问题。“坐诊”现场,企业代表们围绕“康养旅居”主题,结合自身实际运营,提出了当前困扰、急难、确实的迫切诉求:
政策支持与指导实践存在困惑。对于各级出台的涉及康养旅居发展的文件措施,企业存在获取渠道不畅、理解不够清晰、具体实施缺乏前瞻等问题。如企业提出:滇池·陶花里发展中对康养旅居品牌创建的扶持政策、申报要求对标不准、理解不透等问题,影响了品牌创建和品质提升。区文化和旅游局现场解疑,对《昆明市晋宁区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晋办通〔2024〕55号)、《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面对面解读,也将正在制定的《昆明市晋宁区推进旅居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晋宁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晋宁区网约房、民宿(客栈)管理指导手册》等一系列旅居相关配套政策文件进行现场征求意见。同时,指导企业深挖特色、融入文化、创新活动、提升品质。
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存在差距。乡村旅游景点、滇池绿道、古滇名城已“串珠连线”成“晋宁旅游”,但部分道路不通、停车场不足、公共交通不达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如企业反映:滇池绿道公共厕所难找、电瓶车稀少而且收费高、业态缺失,滇池·陶花里已初步形成旅居度假、陶艺研学、露营烧烤、会议婚庆的集合业态,但在投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停车场空间不足、公共交通不便、展示销售空间有限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度和项目吸引力。区文化和旅游局靶向施策逐一解释、记录和解决问题,并承诺涉及其他领域问题将主动协调区交运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局和属地乡镇等单位共同解决,也将引进各专业企业、团队共同发展,同时,对汛期、暑期安全生产作提醒。
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力度不足。企业自身营销资源有限,宣传渠道单一,希望政府能加大区域康养旅居品牌的整体策划与推广力度,整合全区文旅资源“请进来、走出去”矩阵宣传,结合特色文旅活动引流。如企业陈述:古滇度假区旅居发展日趋竞争激烈、淡旺季明显、市场客源下降、省外营销力度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项目健康持续发展。区文化和旅游局一一“开方”,近期计划组织晋宁区文旅资源共享会,加强区内旅居产品联动,推出联合优惠,策划主题旅游线路。拓宽文旅部门招商思路,积极牵线搭桥,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重要旅游展会和推广,抓住主要客源地精准营销、推动成立区内行业协会、拓展宣传渠道。
五福村滇池·陶花里
古滇七彩云南度假区
本次“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充分彰显了晋宁区“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服务理念,通过精准把脉行业痛点,系统施策破解难题,为打造“全域旅居”注入新动能。下步,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跟踪问效,构建长效机制,对走访收集的所有问题建立“企业诉求清单”和“部门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部门、解决措施,实行挂号、派单、办理、反馈、销号、回访的全流程管理,确保各项解决措施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助力晋宁康养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