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二街镇便民服务中心聚焦群众办事需求,从队伍提能、环境焕新、流程简化等方面实施系列优化举措,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造有温度的便民服务阵地。
队伍建设“强内核”,服务能力更提升。一是配精配强业务人员。以机构改革工作为契机,新增设党群服务中心,将政务服务工作划分在部门工作职责中,选配业务熟、素质好的3名干部作为窗口工作人员,设中心主任1人。二是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赴晋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服务礼仪等系统化培训,真正做到业务熟练、服务周到。三是实施“AB”岗位全覆盖。在中心的工作人员设置AB岗,若A岗工作人员因特殊情况离岗,由B岗工作人员代为履行职责,杜绝“窗口无人办事”现象,保证办理工作连续性,确保群众进门就能办事。
服务环境“焕新貌”,办事体验更舒心。一是升级硬件设施,打造暖心服务空间。科学规划大厅功能分区,设置综合受理区、自助服务区、休息等候区等6大功能区,中心内部布局合理,设置了窗口业务办理区、综合查询区、休息等候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并配备了母婴室、雨伞、饮水机、自动充电、急救箱、老花镜等便民设施。从细节处提升服务温度,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更安心。二是推出特色服务,满足多元群众需求。探索政务服务中心与群众的共建共享模式,开展“赶街驿站”活动,常态化开展老年人理发、全科义诊、法律援助等活动,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创新“赶街驿站”活动形式,开设“流动驿站”,将爱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三是强化民主监督,推动服务提质增效。设置政务服务“回音墙”,邀请辖区群众对政务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开展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政务中心根据意见建议进行规范、完善,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不断增进群众满意度。
流程优化“提效率”,便民服务更便捷。一是推行“一窗通办”制度。秉持着让群众“办一件事只跑一次”的原则,整合优化窗口业务设置,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现公安、社保、医疗、民政、宅基地审批等96项事项“一窗式”办理,各部门间打破业务壁垒,实现让网络“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二是建立事项梳理和动态调整机制,统一编制二街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和办事指南。明确事项的办理条件、时限和所需材料并形成“一次性告知清单”,简化审批环节,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问题。三是聚焦“一老一小”,开展“敲门行动”。镇、村两级针对残疾人等特殊弱势群体,上门激活电子医保凭证、为行动不便的残疾群众缴纳医疗保险、表格填写等便民服务,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自2024年10月至今,二街镇便民服务中心累计接待办事群众2800余人次,受理各类服务事项2480余件,办结率达100%,为群众帮办代办事项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