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 三合村:从回迁安置到乡村振兴的蝶变之路

在滇池南岸的晋宁区,三合村曾是古滇项目回迁安置的缩影。2016年,全村完成整村搬迁,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安置房,居住环境焕然一新。然而,土地征收后,产业空心化、村民创收难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对挑战,三合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滇池绿道与古滇片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以美食街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临时农贸品质街区:乡村生活品质的跃升

搬迁前,村民购物依赖临时农贸市场,摊位无序、管理混乱。2025年,三合休闲美食街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这条街区以美食+娱乐+休闲为定位,打造了一站式生活消费场景。一是科学规划,商铺统一设计装修,分区明确(餐饮区、零售区等),既满足商贩经营需求,又方便村民购物;二是人文关怀,街区专门规划一排临时摊位,供原农贸市场商贩入驻,既保障了生计,又延续了市井烟火气;三是管理升级,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交通疏导的精细化管理,成为晋城区域宜居宜业的标杆。

如今,美食街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村民休闲社交的第三空间。夜幕降临,街区灯火通明,孩童嬉戏、老人闲谈,一派和谐景象。

单一经济多元引擎:区域经济的协同共兴

美食街的建成,为三合村注入了强劲的经济动能。一是消费拉动,街区日均客流量超3000人次,餐饮、零售营收同比增长25%;二是产业辐射,带动周边交通、住宿等产业协同发展,催生出民宿等新业态;三是就业赋能,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9个,其中78%为本地村民,村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加。

物理空间精神家园:乡村治理的共融实践

美食街的建成,深刻改变了三合村的社会生态。街区旁的小广场成为村民唱山歌、跳广场舞的聚集地,每晚数十人参与,乡情在欢声笑语中凝聚;村委会通过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街区维护,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激发村民自治热情。今后将以美食街为核心,打造古滇味·三合情文旅品牌。

从回迁安置到乡村振兴,三合村以一条美食街为支点,实现了经济、文化与治理的协同发展,村集体年收入突破400万元,村民就业率提升至62%;形成党建引领、政企合作、村民参与的共治模式,2025年入选国家文明村。

如今的三合村,滇池绿道旁的美食街灯火璀璨,小广场上的山歌声悠扬动听。这里不仅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用一条街,留住乡愁,激活未来。

dd17f628-cda5-468e-8549-acca726ae1fe

41031f73-85a5-4e9d-9785-c03455722f97

0e5631db-5f63-46e7-9a79-d17bc7c91ef8

f51070e1-613c-4e37-a2d8-b9eab90d1cb4


晋宁官方微博

昆明晋宁发布

晋宁官方微信公众号

晋宁区微信号

www.kmjn.gov.cn  晋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滇ICP备190119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202530194号    

联系电话:0871-67892322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20001  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