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聚焦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需求,以“四项硬核举措”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多元解纷提质效,构建涉企矛盾"终点站"。构建“动态反馈—精准调处—源头防控”三级解纷体系,依托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现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办必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高频涉企矛盾,建立“精准画像、分类调处、源头预防”工作链,2025年成功化解涉企纠纷2件,涉案金额4.5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创新“村组排查+专项调处”双轨机制,在乡镇(街道)设立民企纠纷调解专窗,联动律师驻企、调解联系点等载体,将纠纷化解端口前移至生产一线,实现“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效能。
柔性监管显温度,打造政企互动"暖心桥"。秉持“监管有力度、帮扶有温度”理念,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定制“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当日受理、三日办结”,定期开展“法治课堂+技能工坊”双轨培训,助力矫正对象重塑职业能力。建立“司法+公安+检察”三方联动帮扶机制,每月走访重点企业,针对性解决用工管理、合规经营等难题,实现社区矫正与企业发展“双轨并行”。
规范执法促公正,筑牢营商环境"防火墙"。聚焦涉企执法痛点,开展“乱收费、趋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四类问题专项整治。通过“线上举报平台+线下走访调研”立体式线索收集网,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实施“一案一专班”靶向治理。创新“检察监督+纪检监察+公安司法”跨部门协同机制,建立“线索移送—联合督办—追责问效”闭环流程,既对个案实行“责任倒查到人”,又针对系统问题开展制度“补丁工程”,同步完善执法培训、程序规范等长效机制,推动执法质效与企业满意度“双提升”。
法治赋能强根基,注入企业发展"强心针"。实施“法治体检进万企”专项行动,组织司法、工会、人社、工商联及专业律所组成服务团,深入13家重点企业开展“定制化”法律问诊,围绕安全生产、用工合规等主题解答问题30余项,助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堵塞制度漏洞。深化“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引导120余家中小微企业入驻云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调解、普法“一站式”服务,2025年计划新增入驻企业超百家,以数字化手段实现法律需求“云端响应”,确保企业维权成本降低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