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昆阳街道月山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社区资源,针对老年群体“吃饭难、看护难、社交难”问题,开办“幸福食堂”,创新“需、聚、服、助、拓”五字诀,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养老服务模式,走出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新路径。
“需”精准调研聚焦需求
构建“需求导向+动态优化”服务体系。一是摸排需求。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梳理老年群体“吃饭无人做、家务无人帮、生病无人看”三大核心需求,明确服务优先级。二是分层定位。按户籍、年龄、行动能力分类服务对象,制定差异化方案,对原籍老人每月10日免费用餐;对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免费助餐服务;为行动不便者建立“送餐骑手队”。三是动态调整。设置“意见簿”和月度例会,根据老人反馈调整服务细节。
“聚”党建引领多方聚力
以党建为纽带,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居民自治”资源整合模式。一是联动辖区18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养老服务专班”,签订共建协议,引导辖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发动企业、商户、居民成立“助老联盟”,形成“物资捐赠+志愿服务”双轨支持。引入“微心愿”认领机制,党员带头解决老人生活难题。三是强化保障,通过“政府补一点、党员群众筹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让一点”模式,运营3年未动用社区集体资金。
“服”多元供给贴心服务
提供“基础+增值+应急”三位一体服务,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一是基础服务。做实餐饮保障,每日提供两荤两素一汤,按户籍和年龄分层收费,月均服务超600人次。做好健康管理,联合医院开展义诊,每月10日为老人免费体检,发现并干预慢性病案例25例。二是增值服务。搭建社交平台,食堂内设活动区,组织文艺演出、反诈宣传等,累计举办活动18场,覆盖600余人次。建立“10分钟响应圈”,为独居老人提供紧急送药、维修家电等服务,2024年累计解决突发需求23次。
“助”志愿帮扶温情守护
打造“常态服务+精准帮扶”志愿网络,延伸服务触角。一是志愿专业化。按技能、才艺、法律分类,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含老年人志愿队),纳入300余名志愿者;定期开展培训,如邀请律师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提升服务针对性。二是守护精细化。志愿者团队年均上门服务超500次,包括清洗衣物、代缴医保等;志愿者每周陪聊2小时,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情绪。
“拓”长效巩固拓展内涵
为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月山社区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助餐”向“综合生态”升级。一是机制优化。每月10日召开老年工作例会,通报服务进展并优化策略,如2024年新增“防诈骗宣传周”活动,覆盖200余名老人。二是文化浸润。举办“敬老文化节”,定期评选“孝亲家庭”,形成“助老为荣”的社区风尚,激发了全体居民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使养老服务政府单方面努力,转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温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