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乡村振兴里的“致富之路”
艳阳高照,秋风飒爽。走在晋宁区雨孜雾、盐井村通往江川县的乡村公路上,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片美丽富裕的新农村景象。
“山路十八弯,吓跑新嫁娘”这是前些年雨孜雾、盐井村一带流传的谚语。地处山区的雨孜雾、盐井村,山高、坡陡、弯多,交通及其不便,“行路难”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苦于藏在深山中,尽管培育出来的蔬菜水果品质高、口感好,但因交通运输十分不便,种植的新鲜果蔬出不去,群众致富一直面临着难题。
2012年以来,区、镇两级先后投入专项资金,把公路修到了两个区县的交界处。晋城镇雨孜雾通往江川县线路全长约8公里,路面宽4米;盐井村线全长约6公里,路面宽4米。道路水泥筑面,从原来的红土漫天,灰尘扑面变成了现在的宽阔平坦,不仅为两村村民通行提供了便利,还吸引了不少外出农民返乡创业。
乡村公路通车后,村民发展林业、果蔬、种植的创业之路随之打开,创业率高达80%,两村865户人家,年收入从原来的几千元到现在的破万元。村民都说:“乡村公路修通后,上百户人家真正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的生活,原先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几年前,晋城镇许多山村里水、电、路不通。如今,走进山区里的各个村庄,宽阔的乡村公路映入眼帘,如有自驾游的车辆到来,有吃有玩有美景,一派繁荣景象。
“对于我们这样的村子来说,脱贫攻坚,路尤其重要。回忆过去,交通不便制约着我们村经济的发展,想要为村民谋福利,却力不从心,如今在党委、政府的帮助扶持下,我们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解决了,村民们致富的劲头更高了,几乎家家盖起了砖瓦房,不少人家买了小轿车。”雨孜雾村党总支书记段金雷说。
“修建、管理、养护、运营”只有踏实做好每一步,“四好农村路”才能真正的为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
(来源:昆明信息港 供稿:杨艳 赵茹月)